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公共艺术介入街道空间的设计

2021-11-26 10:5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长期跟进、即时调节。而处在全媒时代、受社交媒体影响的公共艺术也正在以全新的姿态激活并引导着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尝试从社交媒体的视角去解析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变化,并归纳出城市公共艺术介入城市街道空间的设计策略,以期对未来城市街道空间的设计与更新提供更多思路。

关键词:公共艺术;街道空间;社交媒体;可持续

现代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今,它不仅是城市生活理想与城市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传统的管理体制所限,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尚未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然而在社交媒体的参与和“交互式”的推动下,环境感知者(即公众)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也就使城市公共艺术有了更多元的发展可能。

一、社交媒体与城市公共艺术

“社交媒体”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最早出现于《什么是社会化媒体》,作者安东尼·梅菲尔德将社交媒体定义为一种赋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并且认为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五个特征是社交媒体的基本特征。虽说“社交媒体”的定义至今在学界没有统一,并且社交媒体的形式与特点伴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变化与发展。但不论怎样,社交媒体有着最明显的特征——它赋予了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1],并且其自身具有强烈的“公共参与性”,这样的特征决定了城市公共艺术必然会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

(一)“娱乐化”愈发明显

传播方式的变革,让艺术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开始被平民所接纳,艺术与民众的距离不再遥远。在一定程度上,新兴的传播方式成就了当代艺术,也让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在90年代初,中国文化格局以官方—精英—大众三分天下。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发展与普及,打破了精英知识分子对于文化艺术与文化生产的垄断。在所谓去精英化时代,大众文化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流[2]。城市公共艺术的创造已经难以成为艺术家的个人“独秀”,其作品必须借鉴大众文化的审美形式与审美趣味,才能被资本市场所认可。在社交媒体引导下的公众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品位与从事艺术活动的基本素质,但是也让公众无意之间接受了消费主义等导向,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必须具备娱乐特征与强烈视觉的感观,才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简言之,在社交媒体影响下的城市公共艺术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与精神需求,其娱乐化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明显。

(二)“公共性”进一步加强

中国城市公共艺术起步较晚,它的最初发展主要是由政府的政策、大型活动的开展与产业的需要所推动[3]。因此城市公共艺术从设计到最后的落地往往取决于城市管理者,它的“公共性”必然会受到影响。缺乏公共参与的城市公共艺术仅仅成为了改变城市面貌、增添城市景观的一种手段,并不一定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也无法完全营造出健康的社会氛围和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其次,电视、报纸等传统的传播媒介,其传播速度慢、成本高、话语权由精英层所掌握,导致普通人群对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关注度与参与度都比较低。而社交媒体兼具备社交性与传媒性,并且提供了多样化的参与渠道,打破了传统媒介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公众便拥有了极大的话语权。社交媒体不再是人们单独进行交流的工具,它更成为人们组织政治活动、发动公民运动、实施危机救助的平台[4]。设计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搭建与公众交流的桥梁,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各类活动,让公众更容易地参与到艺术创作的活动中。社交媒体与传统的媒体相比,传播成本大大降低,传播效率更加具有优势。因此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艺术信息和开展公共艺术活动,让公众更加有能力、有条件、有渠道地参与公共艺术活动当中,为城市公共艺术的“公众性”提供了保障与扩展。

(三)“形式”更加多样化

社交媒体让人们可以同时处于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当中,这使得城市空间的定义被扩展。原本服务于实体空间的公共艺术也可以出现在虚拟空间当中,公共艺术的发生形式因此更加多元与立体。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出现了很多“云展览”,人们发现与传统的实体空间相比,虚拟空间具很强的参与性、引导性与互动性,并且虚拟空间能为设计者的创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此外社交媒体促使公众积极参与艺术活动的评论与分享,实际上是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对艺术信息的二次加工与创作,公众可以顺利地融入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过程当中,这让公共艺术的创作主体、作品鉴赏者等之间的主客体关系都发生了改变,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交流形式[5]。抖音等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社交媒体传播的媒介不再仅限于符号、文字、图片等传统形式,打破了传播信息仅为静止画面的局限,它的表现内容也更加动态化与形象化。因此进行短视频的取材时更加注重表现对象是否具有趣味性、是否能吸引公众的眼球,也促使了城市公共艺术更加多元化。社交媒体不仅仅拉近了人与人、人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更基于这层关系促使一系列社会事件的发生,如催化剂一般,加强了公众与城市空间的联系,也扩展了公共艺术的内涵,使得城市公共艺术成为促进城市街道空间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社交媒体环境下公共艺术介入城市街道空间的设计策略

当代城市公共艺术具有去精英化属性,它与大众的生活最为密切,因此公众更加容易接受这类艺术作品,从而形成受众的最大化。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城市公共艺术相比其他介入城市街道空间的手段更加具有即时性、包容性与人文性。

(一)旧物的传承与艺术化处理

旧物作为城市街道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城市的记忆,更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6],以公共艺术的手法对旧物进行艺术化的改造是向大众诉说城市故事与历史的最好方式。公共艺术要与城市街道空间充分相融合,充分尊重场地的历史,深度挖掘场地的文化内涵,营造出城市街道空间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能够形成旺盛与持续的城市街道活力。街道空间中原有的路灯、座椅、井盖等元素都是可以进行保留并艺术化处理,可适当的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成为一件件城市公共艺术作品。

(二)互动性与暂时性公共艺术的精准介入

短视频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它为公众的艺术创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促使城市公共艺术朝着交互式与体验式的方向发展。互动性与暂时性公共艺术具有时效短、灵活、低成本等特点,能够促进人们与公共艺术建立新的关系,最终得到一种新的审美体验,它们不仅激发了公众的好奇心与街道活力,还拓展了街道空间利用的可能性。作为连续型线性景观空间,城市街道实际可利用的空间并不充裕,设计者需要对街道空间进行合理分析,在保留原有街道界面的基础上精准介入城市公共艺术,让城市记忆得以延续,城市地域特色和传统文脉得以传承,从而提高城市景观形象。

(三)举办线下城市公共艺术活动

人们的活动是城市空间充满活力的重要前提,如何将公众吸引到城市街道并促成交往行为是十分关键的。利用街道周边空间进行公共艺术活动,使街道空间成为展示市民日常生活的大舞台,满足公众的审美诉求,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城市街道空间。因此必须充分发挥街道的社会效应,将公众日常活动融入街道周边空间环境,如步行区域、广场、街边公共绿地等,并在特殊节日开展相关的公共艺术活动,让街道再次成为人们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还原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将文化传统内涵赋予街道场所,使其真正成为人民的街道,保持街道昔日的活力。

(四)互动平台的搭建

移动互联时代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公众更愿意在虚拟公共空间进行各类活动,人们去往某一目的地前都会习惯性的通过社交平台搜索相关信息,从而决定是否去往该目的地,因此构建互动平台极为重要。城市管理者与设计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平台发布各类型艺术活动的信息,也可以有意创造相关“话题”,构建网络社交"圈子"。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措施不仅为公众提供参与城市艺术活动的新途径,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所构建的平台,对城市街道中的公共艺术进行动态化的评估与反馈。

(五)构建视觉感官上的愉悦

社交媒体时代由视觉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一个街道空间在社交平台所呈现的视觉形象往往会影响空间的活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城市公共艺术,它与城市街道空间所形成的“现象级”街道空间更容易被公众所青眯[7]。公众很愿意将这样的“景观”变为他们所拍摄照片与视频的背景,并通过社交媒体来表达个人的审美趣味,当这类信息得到他人的认可后,图片或者视频所展现的“景观”就有可能会被更多人所关注、讨论甚至模仿,它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让许多失落的城市街道空间重新被大众所关注。

结语

毫无疑问,在城市街道空间的更新与设计当中,我们决然不能忽视社交媒体带来的影响。借助社交媒体的传播力量,现在的城市公共艺术显然已经成为了激发城市街道空间活力的重要手段。而在未来,城市街道空间、城市的文化标识乃至公众的生活区域也都将与公共艺术联姻,并有望在各类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媒介的广泛参与下成为进一步构建人与空间、人与社会的“新一体”设计类型。

作者:周晨光 李港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