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数字媒体视域下艺术传播特征研究

2021-11-23 10:39:52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这种表达往往伴随着人们的想象与创造。艺术的修养与审美的把控,是准确表达思想与情感的关键。每个时代的艺术特征都在不断变化,同时艺术传播的途径和通道也在不断进化。新时期的中国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时间的轴线中重合,这就给艺术的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传统的传播形式已经渐渐离开现代人的生活视野,随之而来的是移动端便捷、高效的传播途径,现在的人们已然离不开这样的信息获取与沟通方式。而艺术传播的内容,在美育的大背景下也是广泛被大家接受和认可的。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由信息与技术共同构建的数字化媒体也日趋成熟。经由网络统领的数字媒体在技术、内容等方面相互附着与融合,这也进一步促使民众倘佯在海量的信息当中。

数字媒体的发展为艺术传播带来了崭新的途径和方式,在此视域下,艺术传播也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特征与面貌。艺术传播一般被认为是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而长期以来,艺术传播问题的研究较少讨论到传播中“交流”的内在含义。一方面由于艺术传播学建立相对较晚,其研究构架尚不十分完整。另一方面,基于艺术的特殊属性,“交流”具有一定的障碍。而随着数字媒介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等新型媒体的出现,使艺术传播活动发展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观者可以与内容发布者进行留言互动,直播的兴起也让沟通更加直接。众多新时代的年轻艺术家更熟悉这样的传播方式,其艺术理念和创作思路也更容易让人们理解。近些年各种APP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同时,更多人通过微信、微博、小红书、抖音等软件了解到了艺术的方方面面。但是传播艺术也是有一定的门槛的,首先你要了解艺术及其相关知识,并且针对某一方面进行介绍才能更好地传播艺术。举例来说,在当下火热的自媒体短视频中,传播美术类的视频就会介绍画家、绘画作品、装置作品、绘画风格等与美术类相关的内容。传播电影艺术的视频就会给大家分享电影史、优秀影片的影评等等。同时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门类也是同样。

很少有一个数字媒体的传播途径中有多个艺术门类,这样对传播者相关知识的要求会很广也会很高,门类过散也会稀释传播对象,反而不能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数字媒体传播者多样化、传播内容海量化、传播渠道交互化、受传者个性化、传播效果智能化这五大特征也决定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的多样性。如何能够在众多的信息中让人们有兴趣点开观看或阅读,传播的内容构成则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标题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这样才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这里所说的吸引力不只是一句话、一个口号或是一个爆点词汇,要根据不同的传播途径来设定,比如短视频中第一眼的静态画面就要让观者了解你要介绍的大致内容或是风格调性。移动端的硬件设备为了便捷考虑,屏幕都不会太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所有画面尺寸质量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图时代。所以视频封面的静态画面中要是出现文字也要足够醒目才能让人注意得到,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对传播的内容有一定的要求,刚开始最好是挑选大家都较为熟悉的艺术形式进行传播,绘画作品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写实或是叙事形式的作品就很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绘画作品中又有哪些是在中国家喻户晓,并且大家对此作品有一定的了解的,比如董希文先生的经典油画作品《开国大典》。想必每个中国人都知道1949年10月1日那个令人激动的日子,其作品背后的故事和寓意是深刻的。从这类作品形式出发,可以在做好内容的同时让大家了解艺术的故事性。艺术传播中的延续性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延续性表达中可以做不同的系列化内容。以时间轴为出发点,可以介绍建党100周年红色绘画系列;以风格来区分可以介绍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等;以地域区分可以介绍欧洲的油画、中国的国画、日本的浮世绘等等。延续性的表达还在于要定期地进行更新传播,以湖北省高校重点研究中心时尚艺术研究中心微信平台为例,此平台2014年成立至今,坚持每周发送五篇以上的艺术类介绍文章,这样的延续性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艺术传播在广泛的数字媒体平台发布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不同数字媒体平台有不同的定位,也有不同的受众,但其中也会有一定的交集,形式基本都是文章、图片、短视频这三大类。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的平台,进行不同形式的传播也是十分必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的运用更加多样和广泛,数字媒体的个性化定制和细分也尤为明显。一般平台在初次登录后就会让你选择感兴趣的人、事、物,在之后的浏览中会更倾向于推送观者兴趣点高的内容。如当初没有选择,受众在日后的浏览中被某些方面的内容吸引后,这方面内容浏览时长占比较高,之后也会推送更多此类内容,这就是大数据对用户画像分析后得来的,使得受众的划分越来越细。现在大多数自媒体在艺术传播的内容上也会进行个性化处理。数字媒体不再是“点对面”的广播式传播,而是“点对点”的交互式传播。在人类艺术研究的进程中,数字化艺术研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艺术传播研究的历史虽然与艺术研究的历史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其兴起的时代也恰是传媒大发展、传播理念变革的时代,其研究从一开始就离不开这个时代的特征,数字媒体视域下的艺术传播特征研究亦是如此。

在数字化的艺术传播与欣赏过程中,虚拟的经历取代在实际空间的感受。现实生活中的沉浸式体验也被点击手机屏幕所取代。数字化媒体或媒介从内涵上看始终处于动态的概念中,网络的外延不断地扩展,网络从宏观上看是一个抽象的社会,但是从具体的实现手段来看,媒介的融合与不断更迭,使数字化媒体技术引领传播不断向前扩展。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艺术传播出现的数字化特征及传播各环节中的新特征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索。数字媒介的蓬勃发展势必会影响到艺术传播的形态特征。这个形式可以令艺术传播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艺术传播的边界因数字媒介而得以延伸,随之艺术信息将更为普及。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艺术传播的影响力将会反作用于艺术本体,对艺术创作、艺术接受、艺术审查、美学特征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综上所述,结合移动互联网传播模式,艺术传播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1)综合形式传播,其中包含对艺术解析的文章,图像表达与视频解说相结合。(2)单一形式传播,以图片为主加简短文字描述。其中单一形式还包含用单纯的录音,来对一个艺术形式、艺术作品或是艺术风格等进行讲解。另一种是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此形式表达内容更多样、灵活,也更容易让人接受。同时,数字媒体视域下的艺术传播中存在把关人,只会把其想让观者看到的信息释放出来,受众只能是接收到小部分信息。但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便捷,通过大数据搜索就能轻易找到相关联的资讯内容,使传播扩大化。找寻数字化艺术传播内在的传播规律与高效的传播方式,增强艺术传播的效果,推动艺术介入生活、艺术改变生活的实际进程,才是艺术传播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鸣.艺术传播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谭天.媒介平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刘立宇.新媒介与中国当代艺术变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4]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山东大学,2009.

作者:程轶 单位:湖北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