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冰雪体育赛事之都实现愿景与实施路径

2021-11-01 11:2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对哈尔滨市建设冰雪体育赛事之都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进行详尽分析,以期为哈尔滨建设成为冰雪体育赛事之都提供实施路径,助力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宏伟目标。提出加大市政重视与扶持力度;树立冰雪体育赛事品牌,扩大影响力;提高冰雪体育赛事运营与管理;加强制造业发展,升级体育场馆设施;加大培养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力度;规范监督,避免不良事件的刺激等对策,为把哈尔滨市建设成为冰雪体育赛事之都提供有效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哈尔滨;冰雪体育赛事之都;SWOT分析;实施路径

1引言

2015年7月中国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我国将成为为数不多的举办过两季奥运会的国家,举国上下欢欣鼓舞。同年,总书记指示,为了更好地发展、普及冰雪体育运动,“要以冬奥会为契机,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2016年,多部门协同颁布《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同年《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颁布,正式提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2018年9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冰雪运动的发展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并且被注入强大动力,是举国上下共同的目标。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发展冰雪体育赛事及相关产业的重要城市。哈尔滨市地处北方,气候寒冷,具有丰富的冰雪体育资源与优势,举办过众多的国际冰雪体育赛事,如亚洲冬季运动会、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等。哈尔滨市群众乐于参加冰雪运动,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城市体育人文素养高,文化底蕴深厚。伴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北京及周边相关赛区的比赛场馆正在进行测试,积极筹备各项赛事,促进北京冬奥会的顺利进行。这使得哈尔滨市举为办冰雪体育赛事,建设成为冰雪体育赛事之都充满了挑战。同时,哈尔滨市冰雪体育赛事品牌影响力较弱,冰雪体育赛事运营管理较差等问题突出,先前的冰雪体育赛事经验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本研究针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对打造哈尔滨市成为冰雪体育赛事之都提出相关发展的对策、路径,助推城市发展,弘扬地域文化。

2建设哈尔滨冰雪体育赛事之都愿景分析

2.1哈尔滨打造冰雪体育赛事之都的优势

2.1.1冰雪资源优势冰雪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冰雪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包括的物质资源与非物质资源,物质资源指的是场馆资源、自然资源等,非物质资源包括文化资源等。冰雪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具有特殊的地域特征,对气候有较高要求,冰雪资源是开展冰雪体育运动、发展冰雪体育赛事的重要因素与条件。其中,冰雪自然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具有气候特点的自然资源。黑龙江省全省地处在温带与中温带环境中,具有较好的冰雪资源[1]。黑龙江省省会城市哈尔滨市又称冰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我国大城市中地理位置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气候寒冷。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冬季降雪时间较长,天气寒冷干燥,有时会出现暴雪天气,降雪天数平均为35天左右,雪期为每年11月份至第二年的1月份,雪天数能达到180天之多,积雪深度能到1.5m,冬季平均气温约为-19℃,在1985年最低气温曾经达到-37.7℃。黑龙江省是中国冰雪资源较好的省份,其丰富的冰雪资源,为建设哈尔滨市成为冰雪体育赛事之都提供了环境基础。2.1.2竞技体育背景强大在冰雪体育运动中,花样滑冰项目受大众喜爱,特点是滑冰者利用冰刀和身体动作变换使滑冰与音乐舞蹈相结合,其技术动作复杂多变,表演形式多样,是对艺术的充分表达。2002年申雪与赵宏博获得了我国花样滑冰历史上第1枚双人滑世界锦标赛金牌,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获得中国史上第一对双人滑奥运冠军,赵宏博成为双人滑史上年龄最大的双人滑冠军获得者,对我国花样滑冰项目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申雪与赵宏博同为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其获得的成绩对哈尔滨市人群参与冰雪体育运动起到激励与感召作用[2]。同时,在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中,来自黑龙江省的杨扬在自己的优势项目1500m失利的情况下,克服了心理和各方面的压力,超越自我、挑战强手,最终战胜了世界各国强手,勇夺女子500m、1000m两项冠军。实现了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在冬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诠释了“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等中华体育精神,为人民做出榜样。像申雪与赵宏博等来自哈尔滨市的运动健将还有很多,显示出黑龙江省人民在竞技冰雪体育运动上的强大背景与实力。

2.1.3群众基础较好

在北京冬奥会的契机下,在“冰雪运动进校园”和“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等活动的推广下,极大地加快了我国参与冰雪体育运动的人群数量,促进冰雪体育运动的发展。尤其是哈尔滨市,在冬季寒冷的气候下,大众进行体育锻炼以参加滑雪、滑冰等项目为主,公园、校园等地随处可见滑冰人群的身影。以哈尔滨帽儿山滑雪场等为核心的大型滑雪场地游客较多,社会大众对于参加冰雪体育运动的热情高涨。目前,黑龙江省已经在短道速滑等冰雪项目上人才济济,同时,在冰雪体育运动氛围高涨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更多冰雪体育运动人才,在冰雪体育赛事中势必会做出更多贡献。2.1.4文化底蕴深厚黑龙江省是包含多种少数民族的大省,不同民族行为习惯的不同使黑龙江省形成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冰雪文化,哈尔滨市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是展示多民族冰雪文化的圣地。哈尔滨市已数年成功举办冰雪大世界、雪雕博览会等冰雪展览活动。冰灯、雪雕等作品的规模和艺术水平令人叹为观止,冰雪大世界则令参观者能够感受到一场视觉盛宴。同时,还有汽车挑战赛等冰雪体育活动。还曾多次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如亚洲冬季运动会、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冬季铁人三项世界杯等。其具有的冰雪特色历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哈尔滨市建设冰雪体育赛事之都夯实了基础。

2.2哈尔滨打造冰雪体育赛事之都的劣势

2.2.1冰雪体育赛事品牌影响力较弱“冰城”的称号虽然响亮,但是其影响力还不足以支撑冰雪体育运动作为“城市品牌”达到推广的效果,在培育哈尔滨市成为冰雪体育赛事之都上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冰雪体育赛事的要素不完整,内容不丰富,缺乏创新。冰雪体育赛事的要素不完整,导致观众对赛事文化、赛事理念了解不够,冰雪体育赛事推广难以形成合力;其次,冰雪体育赛事的情感性不足。缺乏精确定位,使消费者对赛事印象模糊,降低部分冰雪群体对冰雪体育赛事的热忱;最后,冰雪体育赛事的影响力较弱。传统的宣传方式限制了顾客了解赛事的渠道,缺乏运用微信等新型媒体的优势传播方式[3],难以与顾客产生有效的接触与互动。2.2.2冰雪体育赛事运营管理较差哈尔滨市建设冰雪体育赛事之都需要长期的过程,需要各个领域、多个部门之间的共同参与,协调配合。目前,哈尔滨市在冰雪体育赛事的运营上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体育赛事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同合作,管理模式老化僵硬,创新不足。在资金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力度不够。在运营管理上缺乏行业标准与管理规范,配套设施不完善、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缺乏,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才体系等问题严重[4],发展遇到瓶颈。2.2.3体育场馆设施条件有待加强与其他项目不同,冰雪体育项目如冰球、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等运动对场地、设施条件有较高要求,举办冰雪体育赛事对基础设施条件要求更高。需要定期维护冰雪场馆,安保措施应该足够稳定,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也应该足够完善。目前哈尔滨市交通不够通畅,冰雪基础设施仍属于低端供给阶段。部分冰雪体育用品制造业属于“小众产业”,缺乏自我研发创造能力,科技含量低,造雪机、压雪机等大型滑雪设备多依赖于进口。在冰雪装备上,高端产品市场被欧美垄断,中低端产品被日韩垄断。基础设施等条件的不完善[5],影响了哈尔滨市冰雪体育赛事的发展。

2.3哈尔滨打造冰雪体育赛事之都的机会

2.3.1政策环境优势2014年9月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推进职业体育改革,鼓励发展职业联盟,让各种体育资源“活”起来,适应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健身需求。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体育赛事的发展。2020年9月23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提出要发展校园冰雪运动,举办全省学生冬季运动会和冰雪项目U型场地系列赛事。在中小学校开展冰雪运动知识教育,让每名学生初步掌握1项冰雪体育技能。积极申办、承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打造具有黑龙江特色的精品赛事。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对体育赛事、体育经营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管。加大体育执法力度,建立完善部门联合检查机制[6]。这一文件的发布,为哈尔滨市建设冰雪体育赛事之都提供了不竭动力。2.3.2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运动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生活逐渐改善,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更注重精神文化生活。其中,体育运动能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而丰富多样的冰雪体育运动,如高山滑雪,远离城市的喧闹与污染,置身于高山峻岭的林海雪原中,可以消除工作和生活中的劳累和烦恼,有利于身心健康。在自由式滑雪赛事中,比赛场地小,易于观看,整个项目集滑行、飞跃、舞蹈于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比赛,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一场雪上盛宴,带给人美的享受。诸如此类冰雪体育运动项目,人们的参与和观看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运动需求。

2.4哈尔滨打造冰雪体育赛事之都的挑战

2.4.1来自其他省份的挑战《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年度报告)》显示,2018~2019年山东、新疆、河北、山西、吉林等省、自治区在滑雪场地的数量上均有增长(表1),滑雪场地数量紧随黑龙江省之后,但黑龙江省滑雪场地数量零增长[7]。同时,在“南展西扩东进”等战略支持下,南方城市积极开展冰雪体育活动。北京冬奥会的遗产是“北京—延庆—张家口”区域性的奥运愿景集合,形成了各自的附加价值[8],此类情况的发展都为哈尔滨打造冰雪体育赛事之都带来巨大挑战。2.4.2不良事件的威胁在体育赛事的推进过程中,餐饮、住宿等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样重要。随着冰雪体育赛事的举办,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良事件,例如哈尔滨的“天价鱼”事件等。此类事件发生后在网上迅速发酵,对于黑龙江省的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哈尔滨市建设成为冰雪体育赛事之都,产生致命性质的威胁[9],有损“冰城”良好的形象。

3建设哈尔滨冰雪体育赛事之都的发展对策

3.1加大市政重视与扶持力度

冰雪体育赛事的举办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将冰雪体育赛事的发展融入到城市的发展中去。其中政府部门作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应该在赛事举办的全程中起到关键作用[10]。首先,市政部门应该认清哈尔滨市冰雪特色环境的地域优势,加大市政的重视与扶持力度。在赛事准备期,市政部门要起规范作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促进赛事良好的运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树立哈尔滨市冰雪体育赛事品牌,扩大赛事影响力。同时,加大力度扶持冰雪制造业,完善场馆的配套设施,升级冰雪体育场馆。在赛事举办期,要提供交通、安保等方面的支持。在加大市政的扶持力度与重视程度下,激发哈尔滨市城市繁荣的冰雪运动活力,把哈尔滨市建设为冰雪体育赛事之都。

3.2树立冰雪体育赛事品牌,扩大影响力

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是建立在符号感知基础上,对相关赛事产生深刻的感受与体验。由记忆加工水平理论可知,建立哈尔滨市冰雪体育赛事的品牌价值,要使消费者产生与之对应的现实情境[3]。因此,要把哈尔滨市建设为冰雪体育赛事之都,就要树立特色的冰雪体育赛事品牌。推进冰雪体育赛事与地域特色的深度融合,加快场馆的艺术设计与布局,将体育场馆建设与哈尔滨市人文文化相结合。增加消费者的高品质体验感,将冰雪体育场馆与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结合,提升冰雪体育赛事发展的专业度。同时,要通过微信、抖音等互联网平台与APP,加大宣传推广方式,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哈尔滨市冰雪运动明星运动员参与到赛事宣传的工作,借鉴其他热门项目培育大量爱好者的做法[11],增加人气。

3.3提高冰雪体育赛事运营与管理

冰雪体育赛事中的运营与管理两方面构成了两大重要系统,主导着冰雪体育赛事的发展命脉。冰雪体育赛事的运营工作是维持所有方面的连接点,冰雪体育赛事的管理工作贯穿着整体过程,包括安全管理工作、基础工程等[4]。哈尔滨市曾经多次举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如亚洲冬季运动会、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冬季铁人三项世界杯等。其冰雪体育赛事运营管理经验值得借鉴,但是要建设哈尔滨市成为冰雪体育赛事之都也需要不断改进与优化。要搭建融合哈尔滨市民族文化特色的赛事运营管理办法,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市场运营力度,简化运营手续,在已有运营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指挥系统。

3.4加强制造业发展,升级体育场馆设施

比赛设施的一流水平是体育赛事成功举办的前提。当前哈尔滨市部分冰雪体育场馆设施大多依赖进口,造雪机等大型装备存在空缺现象。要想建设哈尔滨市成为冰雪体育赛事之都,就要大力培育自主品牌,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冰雪制造产业核心技术,结合哈尔滨地区文化特点,发展特色品牌,打破其他国家垄断的局面。政府机构在政策上要给予优惠,通过资助、免税等形式扶持冰雪制造业、装备业,打造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培养与壮大一批如“黑龙冰刀”等的本土企业[5]。加强哈尔滨市制造业发展,升级体育场馆设施,为体育赛事的顺利进行做好保障工作。

3.5加大培养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力度

人才是体育赛事发展的内在动力,举办冰雪体育赛事、建设冰雪体育赛事之都,需要大量人才。在冰雪运动装备层面,需要培养冰雪产业复合型人才,攻克、掌握冰雪产业核心技术。在冰雪体育赛事管理人才层面,需要培养能够解决处理各类突发情况,宏观上把握赛事动向的人才。在冰雪体育赛事运营人才层面,需要培养能够保障赛事顺利进行的人才。在青少年冰雪运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采取“体教融合”的方式。如哈尔滨冰雪运动学校采取“体教结合”的方式,由黑龙江省体育局、哈尔滨市教育局联合创办,范围为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以冰雪项目为主,教学方式为学训结合,哈尔滨市教育局负责文化教育,省体育局负责专项训练,实现了文化知识与体育技能同步发展[12]。哈尔滨市应该以哈尔滨冰雪运动学校为样板,在此基础上深化冰雪体育运动的“体教融合”,加大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力度[13]。同时,政府部门应该设立冰雪运动教育专项资金,为滑雪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3.6规范监管,避免不良事件的刺激

体育赛事的运营中难免出现异化现象,部分赛事的进行中出现贿赂、黑哨等问题,因此,各级体育行政部门陆续出台部分规章制度,颇有成效。所以,在哈尔滨市举办冰雪体育赛事时相关部门应该引以为鉴,要规范管理,加大监督力度,避免产生不良事件,影响社会大众对冰雪体育赛事的信任,维护冰雪体育赛事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为哈尔滨市建设成为冰雪体育赛事之都扫除障碍。

4结语

哈尔滨市号称“冰城”,曾经一度被盛赞为“东方小巴黎”,打造冰雪体育赛事之都对繁荣地域文化和城市建设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SWOT决策模型,对哈尔滨打造成为冰雪体育赛事之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为哈尔滨市建设冰雪体育赛事之都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可以促进城市文化的多元融合共生,改善城市的综合环境,塑造和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并且宣扬独具特色的冰雪体育文化,促进特色冰雪产业文化集群,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城市名片,营造别具一格的城市体育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严燕.2020冬奥会背景下江苏黑龙江冰雪产业跨地域合作构想[J].冰雪运动,2019,41(1):77-80.

[2]、郭欣然.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路径:以花样滑冰项目为例[J].冰雪运动,2020,42(5):74-79.

[3]、倪军,蔡理.品牌认知视角下冰雪体育赛事品牌培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10):99-104.

[4]、李付坤,王诚民.齐齐哈尔市冰球项目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2019,41(1):20-24.

[5]、刘桢,程文广.东北城市群冰雪产业共生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20(7):21-26,37.

[6]、黑龙江省体育局官网.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20-09-24)[2020-11-24].

[7]、武斌.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年度报告)[EB/OL].(2019-01-17)[2020-11-24].

[8]、杨占武,张连涛.北京2022年冬奥会体育参与遗产[J].冰雪运动,2017,39(5):1-8.

[9]、程瑞辉,刘刚.基于SWOT分析的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34(3):44-48.

[10]、高宝峰,王诚民.齐齐哈尔冰雪城市社会影响和提升[J].冰雪运动,2020,42(1):41-45.

[11]、冯智,徐剑.武汉网球公开赛SWOT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7(12):77-81.

[12]、张良祥,朱顺,唐云松,等.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冰雪运动,2020,42(2):13-16.

[13]张成昊.2022年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滑雪产业的发展战略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2017.

作者:李克良 赛娜 王紫娟 张瑶 王淼 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 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院 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