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混合式教学在中学政治教学的模式建构

2021-10-12 21:05: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混合式教学因其创新性正在深入地与各学科的实践相结合,激发了学科教学的活力。从高中政治教学实践出发,研究具体应用模式的设计与建构,在研究过程中重点关注环境、资源与方法三个方面的革新探索,并充分应用工具与平台支持,对资源准备、课前、课中、课后实践过程等进行了实践检验。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中学政治;模式设计;模式建构

以混合式教学为代表的全新教学模式成为当前炙手可热的研宄与实践领域。刘斌等人在《基于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一文中提出,混合式教学来源于人们对在线学习的理性反思,以及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构,它是指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实现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进而实现有效的教学。可见,将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两者加以有机协同是混合式教学的典型特点和研宄重心,而环境、资源和方式的重构则是研究的领域重点。对此我加以整理设计,并运用于政治学科的模式建构中。

一、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以解决实际问題

(一)中学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政治学科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感传统中学政治教学方式偏重课堂讲授、课后背诵、刷题等来应对考试。单纯的理论学习,很容易导致内容枯燥乏味、内在逻辑模糊不清,难以实现“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目的,也很难达成情感上的共鸣,政治上的认同和归属。学生对政治理论思维的认知养成,需要建立在大量的社会与人文现象的观察分析之上,要有大量的素材积淀、一定的阅读量和社会实践基础。由于师生之间年龄、阅历及社会经验的差异,政治学科中的师生交流互动,往往没有其他学科顺畅、有效。基于以上的分析和思考,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中学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教学手段的单一、综合资源与研宄方法匮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考虑到学生的时间有限,所以需要通过模式的创新,在环境、资源以及方法论方面有所突破。

(二)应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循序渐进解决问题

通过精心遴选的线上资源,混合式教学可以给看似枯燥的政治理论注入活力。采用混合式教学,可以最大化地确保教学资源的高度复用性,并全面跟踪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当学生能够从现实案例素材的搜集整理、时政热点的深入探宄中,充分理解认同政治学科的核心价值,其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就会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在一定的数据手段支持下,学生能充分地了解自己、了解学科,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掌握学情

教学模式的设计应该建立在学情的基础上,包括对理论与知识要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这要求我们用一些灵活但不增加额外负担的手段进行摸底,如果可能,还应更加个性化与细致化地获得一些深层次信息。

(二)环境的搭建和建构

混合式教学环境宏观可分为线下和线上两端。由于引入了大量的线上学习体系,所以线下端的教授方法和之前纯线下的方式有明显的不同。线下端更侧重议题式的引导和知识梳理分析,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的方法,创设模拟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一思考分析问题一解决实际问题。相应地,传统依靠教师在课堂整段讲解的内容就可以体系化的微视频提前录制下发。学生可以随时查阅巩固,开展个性化学习。同时,线上教学为在线的交流互动、案例的动态展示与分析提供了用武之地,可以通过各种展示工具、各种问卷、测验工具、讨论平台进行交流互动,并沉淀数据作分析用。

(三)资源的在线齡

我们将在线课程的资源分为三类:指导性资源、内容性资源、生成性资源。指导性资源为教学大纲、计划、教改措施等。这些由教师来组织设计完成。内容型资源包括微视频、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资源、网页、公众号、直播平台等产生的内容,由教师、学生共同来完成整合。生成性资源由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课堂讨论、互动交流、案例设计和分析、小型测验问答、自我评估反思等产生,这部分生成资源会成为重要的学情数据的沉淀与分析基础。

(四〉教学方式的革新

混合式教学对于教学方式的革新高度多样化。教师在单元设计、课前安排过程中充分与学生形成互动,学生可以在线获取教师准备的资料、计划、课前作业和指引等,并根据指引去做素材和案例准备以及预学习等。在课堂交互中,线下环节更注重知识图谱的建立、知识点的总结和分析,而线上环节更侧重互动,对在线案例的分组讨论、分析、交流以及即时测验问答等。

三教学实证过程探究

疫情期间,我根据单元教学任务,整合多维度知识体系,开展了“疫情防控中彰显制度优势”的教学实践。经过总结与分析,还将该教学方式先后应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进博会专题经济复习课”等教学实践中。

(一)课前资源与工具准备

在课前先选定一些工具和平台手段作为教学的载体。在“疫情防控中彰显制度优势”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学生在线题库测试、开放性问卷、在线资料整合、在线探宄展示评选等。

(二)课前准备环节

1.课前小调査。使用在线问卷,课前了解学生对于教授内容的认知情感和态度,跟踪汇总结果,作为准备依据。2.学案。学生根据教材和教师指定的学案内容,梳理绘制学科知识思维导图,初步评估知识汇总能力。3.素材收集整理。平时以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推文方式有节奏地推送政治学习、知识点整理、时政热点等信息,由学生收集整理,在平台上与大家共享。本课我发布了定向素材搜集整理的要求:①搜集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对疫情的比较(措施、效果);②浏览近期重大新闻报道,寻找体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疫的时政材料。最终共收到一百多条整理信息,内容翔实,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课中互动环节

在课中互动环节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将收集到的资源、素材与核心知识点相结合,充分论证与分享观点。1.优秀思维导图展示。2.情境讨论:展示专题,发放学生整理素材,情境设置,分组讨论。在“疫情防控中彰显制度优势”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生准备的素材,从不同的角度(人民/政府/政党)准备情境内容,设置议题。议题的层层深入探讨,使学生经历“体会一理解一共情”的过程,最终实现情感共鸣、政治认同。学生模拟外交部发言人,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分析阐述“我国必然能取得抗疫胜利的理由”。线上活动虽然没有线下直观,但通过之后的投票评选和问卷看出学生参与度较高,教学效果较好。

(四)课后环节

课后教学分为两个环节: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继续知识巩固、案例拓展和完成分组作业;教师进行学情总结分析、数据研宄。1.学生继续探宄实践:对课堂内容进行延展,在社会实践中履行。2.教师的数据分析与效果评估:(1)学情评估,即对学生的课堂、作业、互动表现情况进行评估,结合核心素养进行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等学科任务的测评,形成学情数据;(2)随堂表现,即使用线上工具对学生随堂表现进行分析,对互动环节进行数据分析和改进研宄,_(3)改进与长效措施,即根据学生的持续表现,对学生间横纵向综合表现进行分析,定位学生在核心素养提升方面存在的长短板,为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形成有效积累,最终形成长效机制。在完成本课学习后,我通过在线上工具中设置相应的材料分析题,来跟踪学生学习效果,关注核心素养培育,收集过程性数据以做研宄改进。

参考文献:

[1]刘斌.基于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〇].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1).

[2]王鶄,杨倬.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以华师云课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04).

[3]张少波,李海林.事实和证据视野中的课堂教学诊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杨晓洁 单位:上海市洋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