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兴趣理论在高中政治教学的应用

2021-10-08 22:10: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兴趣教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它综合分析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具体方法,也证明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构建高效课堂的积极作用,可以非常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自主、能动地参与政治探究活动。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组织激趣教学活动,优化学生的学习心态、精神状态,为提高政治教学效益做准备。本文将综合分析高中政治教师落实兴趣教学理论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兴趣教学理论;渗透策略

高中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很少会产生学习兴趣,原因很多。其一,教师在课堂上以理论讲解为中心,单一、枯燥,并不能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尤其是理论教学也一直脱离生活实践,所以一直都无法让学生理解学习政治的意义与价值,也必然难以顺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高中生已经变得愈加成熟、独立与理性,越来越渴望证明自己,且不喜欢被动听讲,但是一直都难以实现自主学习,必然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其三,高中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以死记硬背为主,无法将政治理论内化到个人智能体系之中,所以无法真正理解政治知识理论,而这就难以使其形成学科欣赏意识,无法有效激发出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长此以往,高中生在政治学习中的自主性也将日益低下,很难实现有效学习,自然也就无法实现长足发展。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政治知识,使其既能因学习实现进步,也能真正发现政治学科的魅力,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一、设计开放的探究活动,辅以实践应用

1.情境导入探究任务,初步唤醒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探究活动基本上是以情境为开端的。这是因为情境可以同时达到启思、唤情、导学等效果,能够直接调动起学生的思考能力、情感共鸣能力与生活回忆,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政治探究活动中。如此,也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真情实感学习政治。为此,高中政治教师便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唤醒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学生自主学习政治理论。就如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一课教学中,在课堂导入环节,我就播放了一则关于脱贫致富的新闻视频,让学生了解了党中央对于贫困地区所推行的扶贫政策,结合本校所制定的贫困生扶持策略,据此创设了课堂教学情境。虽然本班学生的家庭条件是比较好的,但是他们也明白还有许多人的家庭生活情况非常窘迫,只是缺乏直观印象。所以,当学生们认真观看了视频之后,不禁心生恻隐之心,渴望全面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如此,我就能顺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课新知。2.小组推动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能高中生虽然普遍变得更加理性,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思想是深刻的、全面的。因为高中生的生活经历非常单纯,所以本身就存在天真、单纯的性格特点。因此,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政治认识,使其经历成功的探究过程,那么高中政治教师便要积极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增加生生互动机会,使其积极合作、和谐共处,以便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一课教学中,通过扶贫视频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我就让本班学生以6人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体系、涵盖内容,以及构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积极作用与影响等多个内容,引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如此,也能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促使学生自主建构政治概念。3.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在过去,高中政治教学一直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割裂开来,所以学生的认知停留在表面,很难真正内化政治理论,也难以产生持久且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此,高中政治教师便要积极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究政治概念、形成政治认同感,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在《我国的社会保障》课堂教学结束之后,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愉悦学习经验,我就设计了一个社会调查任务,即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本地所推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走访普通群众,说一说普通群众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期许、愿望与感受。为此,小组便要撰写社会调研报告,积极迁移政治理论所学,主动解决现实问题。

二、整合丰富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整合时政材料,丰富教学内容课程资源的丰富与否将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教师可以整理出贴合学生认知需求的政治资料,也必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整理丰富的时政材料,让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热点,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课教学中,我就整理了关于党中央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政策、内涵解释等时事新闻资料,以及本地为了宣传并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实施的政策、宣传方案等,利用这些时事热点资料丰富了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了我国为何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如何做。如此,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政治认知,也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政治认同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2.融合生活案例,让学生产生思想共鸣政治学科知识虽然看似比较空泛,是一些高、大、上的理论知识,但是从本质上讲,却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贴合的,能够直接对学生产生生活启示,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智慧。为此,高中政治教师就要结合生活案例去组织政治教学活动,据此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让学生产生思想共鸣,从而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如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课教学中,我就整理了关于本地乡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生活资料。在课堂导入阶段,我就播放了一些关于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视频,让学生回想起他们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记忆,以便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让学生自觉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接着,我便引入本课教学主题,让学生思考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融合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方法。3.开发网络资源,开放教学时空网络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高中生从小便生活在网络时空,习惯了通过网络平台去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也要利用网络资源去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以便顺利展现实时的网络时讯,据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学习政治知识。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课教学中,我就通过网络微视频平台下载了多则微视频,展现了各行各业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轨迹、职业理想的实现方式等,由视频去让学生思考一个人的价值是什么、应该如何创造并实现个人价值等问题。本班学生在闲暇时光也经常浏览微视频平台,有个别同学已经看过我所选择的微视频,所以直接便产生了亲切感。如此,便可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探究创造并实现个人价值的相关问题。

三、展开即时的赏识评价,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

1.赏识学生学习成长,让学生感到自豪赏识教育可以促使学生真正实现有效成长,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活动,关系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有效的赏识教育活动可以直接让学生产生自豪感、骄傲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精神状态,是促使学生形成持久学习兴趣的重要策略。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主动赏识学生的学习成长,让学生因个人进步产生自豪骄傲、自得幸福的情感,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如在《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教学中,本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认知经验解释了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价值、必要性,还认真列举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不禁赞叹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也因此实现了有效学习,全面阐述了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积极影响,由此取得了学习进步。对此,我就在学生发言时频频点头,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进步,以宽容、赞同的态度赏识了学生。这就在无形中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了更加强烈的自主学习欲望,在案例探究、总结知识点时变得更加自主能动。2.赏识学生学习行为,让学生认可自己上文指出,高中生在学习政治知识时总是以机械记忆为主,这也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改下,如何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政治概念,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为此,高中政治教师就要主动转变师生互动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政治理论。在此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便要主动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让学生认可自己、赏识自己,由此保护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促使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使其既能形成学习兴趣,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从我要求本班学生自主预习政治知识,而且会利用前置性作业去检测学生的预习成效之后,本班学生的预习态度便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不再被动应付、机械接收,反而会抽时间预习政治知识,完成预习作业,并会尽量调整好学习状态,等待课堂探究机会。在课堂上,本班学生也渐渐变得敢说话、勤思考,注意力非常集中,而且也很乐于参加生生互动、师生讨论活动。对此,我就会主动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而且还会对比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证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模式是有效的。慢慢地,高中生也能产生学习兴趣,形成持久的学习热情。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落实兴趣教学理论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政治学习态度,有利于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健康发展,直接改善政治学科的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提升学生的理性能力做好充足准备。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思考如何才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也要保护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从内到外地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许永勤.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中国新通信,2018,20(12):183.

[2]黄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3]孔得希.时政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8.

[4]方兰.网络热点话题融入高中《生活与哲学》的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

作者:林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