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读后感内容页

高中蛙读后感范文1000字

2021-08-18 13:40:02读后感访问手机版

《蛙》是莫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在高密东北乡艰难推行的过程。那么你在阅读后,有什么感悟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蛙读后感范文1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蛙读后感范文1000字【一】

莫言获得了诺贝尔奖,真是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原本以为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尤其是文学奖,中国以前出过那么多有才的作家都没获得过奖,怎么现在会有人获奖呢?但是莫言还真就打破了这个神话。一时间莫言火了,这说明他至少是中国近百年来最有成就的几个作家之一。说实话,之前从未看过莫言的小说。虽然他早已出名,但是也并没有一枝独秀,中国现今优秀的作家很多,因此他并不太引人注目。像《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丰乳肥臀》之类的作品也早就听说过,但是对于一年只读一两本小说的我来说,真的很难读到他的作品,如果不是他获得了诺贝尔奖,恐怕再过几年也不会去读。

可是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那一刻起,他立刻就火了,他的书在书店脱销,图书馆也全部被借出。经过一阵狂热的炒作之后,气氛渐渐地平静了下来,这才有机会静下心来,拜读一下他的作品。昨天借了一本《蛙》——他最近的作品。从昨晚开始看,今天下午就看完了。除了吃饭睡觉以外都在看。

《蛙》的结构是主人公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姑姑——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加计生干部的人生经历,故事发生在莫言的老家高密东北乡。前面四封信全是以第一人称在叙述姑姑的传奇故事,情节跨越了半个世纪。姑姑是革命烈士的后代,解放后当了妇产科医生,据她讲,一生中接生了一万个孩子。到后来搞计划生育,据她说流产了2800个孩子。从这部小说里我才得知,计划生育从七十年代毛主席的时候就开始搞了,说不是强制的实际上是强制,只不过允许生两个而已。要不70年代末,妇女生育率也不会降到2点几的水平。

二胎放环,三胎结扎,那时候由于还没有改革开放,人都在村里呆着,所以人们也没地方可躲,只能任人宰割。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结扎的更多的是男性。因为男的结扎比女的要简单的多,痛苦也小的多。但是不知道后来为什么男的结扎的变少了,虽然对于男的女的来说,这都很恐怖,可是按说男的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份痛苦,而不是要女的去。因为女的已经承担了放环、流产这些痛苦了。这么说,男的是有点自私了。

虽然到今天对于计划生育所起的作用也没有一个定论,但是对人的摧残却是大家公认的,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被整死的也不少。因此这项几乎残害过中国所有家庭的制度被所有人所痛恨。大家把所有的痛恨集中到计生委身上,其实计生人员也只是执行者而已。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决策层,制定这项制度的人。

当然执行者也必须是心狠手辣的人,心地善良有同情心的人是做不了这项工作的。最初的确有为了党,为了国家而坚决执行的人,比如姑姑,他们真的就是以为这项政策利国利民,才做的。她大公无私,自己的亲人也不偏袒。但是依然被乡亲们所厌恶。因为她作为执行者,扒了别人的房,把别人绑去结扎,流产,当然会遭到别人的痛恨。但是她又是一个优秀的妇产科医生,又在做着最光荣的事业,东北乡几十年间出生的孩子大都是她接生的。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是纯粹的,即使是最坏的人也会做过好事,反过来,即使最好的人,也有可能做过坏事。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好人也会有坏人,他们都是社会的一份子。而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得意的人有朝一日也会落魄,落魄的人有一天也会飞黄腾达,而且中国人相信报应,姑姑和小狮子这两个计划生育的坚定执行者,就终生未能生出孩子。

她们连同那些被结扎被流产的人都是悲剧,成了时代的替罪羊。其实中国人何尝消停过呢。自从解放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反右派、文化大革命、计划生育、强征土地……一直折腾到今。无论到什么时候,最苦的都是百姓。当我看到王仁美被抓去流产大出血死亡的时候,泪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一对母子就这样被无情的扼杀了生命,她有什么错呢,只是想生个孩子而已。现在我们都知道大月份引产是很危险的,但是那时候谁管这些,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老百姓的命就如同草芥,谁会管老百姓的死活呢?作者贯穿整部小说都有提到王仁美,虽然后来又娶了老婆,而且甚至感觉比第一个还要好。但是陪第二个老婆也是应付的态度,有一天老婆去上班了,他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到最后,他的儿子出生的时候,竟然想的还是第一个王仁美。

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更加给人真实感,虽然都知道小说,但是感觉他就像在讲自己的故事。故事平实到有点平淡,但是却处处能触及人的心灵最柔软的地方。他毫不留情的对人性的阴暗面的揭露,让人不忍心却又不得不审视一下自己的灵魂。我们生活在一个荒唐的国度,这样的国度有利于激发人的阴暗面;又有着一群爱折腾的人民,这样的一群人具体书写着荒唐。可是好的小说却不仅仅只是揭露阴暗,他还会给人一点希望,给人一点正面的力量。一个孩子的降生,便给了许多人希望。

高中蛙读后感范文1000字【二】

以前的诺贝尔奖老让中国人添堵,现在莫言获奖中国人终于可以激动一把了,其作品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洛阳纸贵,全国人民趋之若鹜,争相阅读。我自然也难免俗,拜读了莫言的名作《蛙》。该文讲述一位杰出的妇产科医生姑姑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中曾经铁面无私,严格执法,导致无数未出生的或者已经出生的生命丧生,甚至母子俱丧,全家遭受灭顶之灾。到了晚年,姑姑回想自己的罪过,无限悔恨,只得以捏泥人来进行心灵的自我救赎。

看完这篇文章,我不禁迷惑:人的生命尊严在和计划生育政策发生矛盾的时候到底孰轻孰重呢?民生福祉和国家利益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吗?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是否该得到尊重呢?

作为每个普通人,传宗接代似乎自古以来就是理所当然的,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显然并不仅仅是个封建残余的理念问题,而是人的生存权的一种体现。即使在动物界,生存也是最高法则,为了繁衍生息,有的雌性动物甚至把雄性吃掉,繁衍需求显然高于个体生命的存在。生存权的研究早在多年前就是中国学者对付外国学者的一个利器,成就了不少中国学者。但是,在计划生育的政治任务面前,繁衍权似乎远远没有完成任务更重要,所谓“上吊不解绳儿,喝药不夺瓶儿”,无数的家庭在这种极端残酷的高压政策下家破人亡,姑姑作为一个出色的妇产科医生,为了保证完成任务,曾经将孕妇赶到河里淹死,曾经将无数即将分娩的生命扼杀,她自叹双手“沾满了腥臭的鲜血”。

尤其是在中国的养老制度还不健全的时候,这种计划生育制度存在残酷性的同时还充满了欺骗性。一开始宣传说:没有孩子不要紧,国家给你养老送终。后来,又说:养老不能单靠国家,要自己承担一部分。再后来又说:养老金缺口太大,要延长退休年龄。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正道理都在你那里。人民群众哪有说理的地方。现在看看,过度严厉的一对夫妇一个孩的政策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失独老人、空巢家庭、老年社会的提前到来等等社会问题都将接踵而至。

现在看来这种政策的合理性实在值得怀疑,为了这种未必合理的政策,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无数的姑姑陷入深深的自责。当然,在当时政府未必能认识到政策的非理性,但是,作为人民政府,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无论在制定什么政策的时候,是否应当考虑人民的感受、群众的意志?

现在看来,这种并不过分的要求似乎依然遥不可及。我们看到,“表哥”杨达才在网友千呼万唤之后才被撤职,我们在感叹网友的执着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为什么网友随便一拍就能揪出贪官,那些高居庙堂之上的达官显贵专门司职于此的却熟视无睹呢?

多少年来,舆论一直在呼吁官员的官员的财产公示制度,但都是光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可见舆论的要求、群众的福祉、社会的责任在一些掌权者的脑海里实在是无足轻重。这一段时间CCTV一直在做是否幸福的调查,问莫言是否幸福,莫言说:“我现在是忧虑重重,怎么可能幸福呢?”这种感受可能全国绝大多数都是感同身受吧。750万元的诺贝尔奖,在北京仅仅能买个120平方的房子,还可能因为没有北京户口而泡汤,诺贝尔奖获得者尚且如此,我们一个汗珠子摔八瓣儿、土里刨食的普通老百姓自然只能是望洋兴叹了。怪不得CCTV记者问到一个老者是否幸福的时候,他似乎耳聋,说:“我姓曾。”

幸福感必须要有物质生活的保障,同时必须有社会分配的公平,还必须有人民心理的宁静,莫言说幸福必须要没有心理压力,正是此意。可是全国人民除了既得利益者之外,谁不是亚历山大、忧心忡忡呢?

社情民意、人民福祉在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府应当是首先考虑的问题,似乎天经地义,毫无疑问。但是我们看到某些官员竟然说什么“你是替共产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显然将人民群众和共产党对立起来了。这可能是一种极端的少数,但是这是部分人的真实的心理写照,在他们心里哪还有人民呢?

扯得有些远了,还是回到姑姑吧。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为了执行政府的'政策违心地执行命令,到了老年难逃良心的责问。我们在为老人太息的同时,也该考虑考虑我们自己的眼前,是否还存在着这样的不如人意?我们是否也可以问一句:我幸福吗?

幸福可能是每个人的愿望,但是不如意总是如影随形,从政治到经济,从社会到个人,但愿这样的不如意越来越少些吧!

高中蛙读后感范文1000字【三】

刚刚看完,现在还无法描述看后的感受,就像莫言的写作速度一贯很快一样,我读书的速度也丝毫不逊色,这本书大概用了三天时间吧,在这三天里我每天只抽出不到半天左右时间来读,我觉得这样的速度应该算是快的了。

在这之前和刚才这短暂的时间空隙里我看到过许多关于这本书的评论,原谅我可能看得太快还没有来的及消化或者有些消化不良,我还想不出那么精妙绝伦或褒或贬旁敲侧击冷嘲热讽的让人读了肃然起敬的话来写一篇评论。

但是我要说的是,我读得很愉快,非常愉快,而且是欲罢不能。怎么说呢,简直就像吃了一顿美食,大快朵颐啊。这就足够了。至少我觉得是足够了。我向来不认为小说甚至于其他任何文学形式应该背负上沉重的历史的道德的甚至是政治的枷锁,也不认为文以载道是的境界。当然文章也不能只是文章,它应该有它现实的意义和价值,但是这些价值我认为都应该是一件艺术品的附庸,我觉得文学也是一种艺术,和一切其他艺术一样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活动,如果它让人愉悦,让人感受到欣赏到美的满足就已经足以成为一件传世精品,至于其他道德,批判,还有什么灵魂,那是附加价值,如果有那是锦上添花,没有那也无关大雅。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想和大家探讨文学到底是不是艺术这个命题,也不想研究什么文学是一切艺术的开始也是一切艺术的终结之类的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的命题。

还有一些人跳出来说莫言就是一讲故事的。那些人看不起讲故事的,他们觉得讲故事的就好像旧社会里的戏子,或者说评书的,说相声的,是下九流,不入流,上不了台面,无法跟他们心中那些伟岸的大师什么乔伊斯啦,什么博尔赫斯拉,什么卡夫卡拉相比。我承认,他们没有错,他们都是有着很高鉴赏力的上等人,而我们这样的下等人自然只耽溺于故事的波澜起伏,就好像我们听评书的时候跟着说书的人一起嬉笑怒骂,一起臧否人物,为了评书里那些莫须有的英雄或者小人物贩夫走卒们的苦难而感到难过,为了他们的喜事而欢欣鼓舞一样。我知道这样的上等人同样是看不起《故事会》的,他们也看不起《读者》,那是他们眼中的垃圾,是废品,毫无价值。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些书让好多人在蒙昧之初知道了善与恶,美与丑,良心与道义,责任与担当,同样是这些书最广泛的影响着一个个平凡普通的小人物,然后这些小人物们联手创造着历史,展示着人类社会的良心。我当然不敢不承认《尤利西斯》的经典性与其无与伦比的价值,也不敢对《等待戈多》妄加菲薄,因为我承认我的无知,我的浅陋,我的粗俗,我读不懂他们,我所拥有的那些如果算得上是教养和道德的美好品质,没有一点来自于他们,而我也没有从他们身上感受过丝毫的美,汲取到哪怕一丝丝的营养,我只是像供奉价值连城的青花瓷一样将他们束之高阁,顶礼膜拜,只因为那么多人都崇拜他们,那些我崇拜的大人物说他们是经典,我永远读不懂得经典。但是我知道,我读不懂他们也没有耐心读完他们因此他们也从未影响过我。

我想大多数人跟我一样,我们的道德与良知,我们的知识就是来自于类似于莫言这样的作家,来自于他们的故事,那些被别人嗤之以鼻的“只会讲故事”的故事。但是我就是喜欢这些故事,就像我喜欢《故事会》一样,我还要用《故事会》去教育我未来的小孩,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样顶天立地的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活着,与那些馆阁里打着饱嗝衣着优雅无所事事的批评大师们一起活着,并且比他们更多的为这个社会的前进出自己的一份力。

这里其实涉及到了我一个粗鄙的认识,我觉得曲高和寡的大雅不是好东西,也丝毫不值得人们尊敬,当然那些下里巴人的大俗也并非好东西,甚至是毫无可取之处。我心目中认为一切艺术的境界乃是雅俗共赏。而我觉得在雅俗共赏这一点上《蛙》完全做到了,俗人取其故事,那些惨烈的生死虚幻莫测的人生,雅人研究他的语言结构文学探索甚至书写形式属于什么主义,因此我觉得完全应该给五颗星。

莫言在这本书里讲到了一个故事,关于铁拐李的故事,他说面对神迹,我们应该沉默,不要大惊小怪,所以我觉得我应该闭嘴,不要说话,该用这张嘴去吃饭了。

高中蛙读后感范文1000字【四】

莫言上海吆喝新作《蛙》,邀得xxx扎台型,引来迭声惊诧:骄傲如莫言,“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那,如今竟也需要如此这般地多卖个三五本么?

莫言说,不是的,只是借机跟年轻人多交流而已,“我相信,不管哪一代人,对人类的一些本质看法总还有一致性,我写得热泪盈眶的地方,80后读了也不会无动于衷吧。”甚至多少有些“老*巨猾”地说,反正请xxx“助阵”无需给“出场费”,“人家在‘作家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给个几百块岂不是看不起他?请他吃顿汉堡包就得了。”

其实,当然连汉堡包也不需要就是了,人xxx也不吃汉堡包啊,他若是爱吃汉堡包,何至于奔三的年纪了还瘦小得跟个知了似的?不过,尽管瘦小得不免让人怀疑其放屁前得先找根电线杆抱抱牢,但人能混至今日之江湖地位,到底绝非仅“侥幸”二字而已,单是“接翎子”功力就非同凡响,要不咋叫“小四”呢,就是比“小三”还要更乖巧一级别嘛。人是这么说的,“我念书那会儿就读莫言老师的书了,他是我偶像。尽管我们年轻作家的创作还有很多青涩、不成熟的地方,但莫言老师对我们却一直持鼓励和期许的态度,我非常尊重他”, “莫言老师的新作《蛙》写的是我们80后出生那个年代的故事,是我们的生命没有记忆的盲区,所以会对我们充满神秘的吸引力”。

那么,莫言所谓因为《蛙》涉及到吾国吾民灵魂深处最痛的地方所以 80后读了也不会无动于衷,xxx所谓因为《蛙》触及了80后没有记忆的盲区所以会对80后充满神秘吸引力,诸如此类说法,可信么?个人读后感,简言之就是,不可信。

说起来,人称莫言老师是“当代活力的中国作家”,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与之同时代的那些50后作家乃至晚一代的60后先锋作家们,近年来皆江河日下得几可说是惨不忍睹,但莫言却一直保持着相当水准。以《蛙》而论,笔力依然雄健甚至不失幽默,譬如有一段,妻子王仁美跟“我”解释曰,“肖下唇摸我奶子那把,真的是隔着衣服呢!隔着厚厚的棉袄,棉袄里还有毛衣,毛衣里还有衬衣,衬衣里……”“还有乳罩,对吗?”“那天我的乳罩洗了,没戴,衬衣里有一件汗衫。”笑倒我。再譬如还有那么一章,“姑姑”率领计划生育工作组在江上围追堵截“超生游击队”,当真是叙述的狂欢,那感觉,读来直似梁山好汉大败高俅水军于梁山泊般淋漓。

可是,诚如莫言自己所说,“伟大的长篇小说,没有必要像宠物一样遍地打滚赢得那些准贵族的欢心,也没有必要像鬃狗一样欢群吠叫。它应该是鲸鱼,孤独地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只有差不多五十万字的小说,体积上才配得上‘鲸鱼’的比喻。《蛙》只有二十几万字,单从体积上来说就不够”。向来以汪洋恣肆著称的莫言,何以在写“姑姑”这样一个“自己自从事写作以来就一直想写的人物”、写计划生育这样一个“个人之痛,民众之痛,也是国家之痛”的题材时,连“体积”都没能写够,以至于终究不够“鲸鱼”不够响亮不够沉重呢?我琢磨着或许是因为,尽管莫言一再声称“作家就是要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关注人性,不惧敏感”,但在奔花甲之年而去的年纪,下笔到底也顾忌颇多?

人都是要老的,那也没什么,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对于曾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儒家文化里浸泡千年的国人来说,当年席卷残云般裹挟而至的“基本国策”,固然堪称一代人的“灵魂之痛”,但在“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的今时今日,还纠缠于那些事儿,在年轻一代眼中能有多大的意思?怕是至多只能满足一下猎奇心理吧,所以连莫言自己也不免承认,“也许年轻人看《蛙》就跟我读《盗墓笔记》的感觉差不多”。某种意义上说,莫言今日之开始反思生育权问题,其实是他自己在没有了生存压力之后开始想到了生活尊严,而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生活在如今这个权钱膜拜极盛却又无保障体系可言的时代,整个社会被各种既得利益所分割而开放度越来越小的时代,生存的压力仍然远比生活的尊严重要。是故,莫言以为他的新作会因触及“敏感题材”而引发争论,但个人觉着,他这部“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的力作”激不起多大浪花,断难企及那部叫做《蜗居》的肥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