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金融保险支持对农户增收的影响

2021-08-17 22:00: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基于2016年对河南省6个县的调研数据,分析农村金融保险支持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对农户增收起到正效用,民间信贷对农户增收起到负效用,农业补贴对其没有明显影响。为充分发挥金融保险对农户的增收作用,应加大正规金融支持力度和扩大农业保险的参保范围,同时普及农民理财知识。

[关键词]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农业补贴;农户家庭收入

农户融资难长期以来制约着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快农村金融改革,财政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也一直在加大。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此后,2005年至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把农村金融改革列入了重要位置。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真正在家庭增收上利用国家财政金融支持的农户数量还不是很多。作为我国人口和农业大省,河南省的农村经济和农村发展水平对我国全面小康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此,通过对河南省8个县共2137户农户的实地调研,分析其对国家财政金融的利用情况,来探究国家财政金融对家庭收入造成的影响,分析确定如何进一步通过国家财政金融刺激农民家庭收入,对未来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1文献综述

农村金融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很多学者和专家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王志等(2003)提出我国金融中介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谢琼等(2009)提出农村金融的发展不仅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反而在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方面存在负影响,当然这不能排除受指标、数据、或者模型等问题的影响。我国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在这几年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成立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人均拥有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这方面的微观研究比较欠缺,本文基于此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农村金融对农户家庭收入的问题。

2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2.1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16年对河南省6个县35个乡镇进行的关于《河南省小麦产区农户问卷调查》,其中重要指标整理于问卷中第四个部分《金融保险》和第五部分《家庭收入水平》,将部分无效的信息剔除掉后最终得到2137份样本。

2.2变量选取

2.2.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农户的家庭收入,并用Y表示。但考虑到样本及数据的内生性问题,将家庭收入处理为ln(Y)。河南省农户的家庭收入结构相对简单,所以本文没有再将其家庭收入进行细分,农业收入、工资性收入以及经营性收入等全部算入其家庭收入中。2.2.2解释变量。本文主要是从农户角度研究,考虑农户是否获得农业金融上的支持,包含有是否使用农业信贷、民间信贷、是否购买农业保险及是否获得农业补贴这四个维度,获得则赋值为1,反之赋值为0。2.2.3控制变量。本文控制变量主要包括乡村特征和农户家庭特征。乡村特征是指该地区地形,即是否为平原地区;而家庭特征包含有户主年龄、户主性别、户主受教育年限、户主风险偏好及家庭劳动力比重。其中风险偏好共有5个等级,具体为1=确定获得1000元;2=一半机会获得900元,一半机会获得1600元;3=有一半机会获得800元,一半机会获得2000元;4=有一半机会获得400元,一半机会获得3000元;5=有一半机会获得0,一半机会获得4000元。

2.3模型构建

本文构建的实证分析模型如下:lnY=a+bX1+cX2+dX3+eX4+fX5+gX6+hX7+iX8+jX9+kX10+u其中,ln(Y)表示被解释变量,即农户家庭收入;X1~X4为核心变量,分别为农业信贷、民间借贷、农业保险和农业各种补贴;X5~X10为控制变量,分别是风险偏好、户主性别、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劳动力比重和地形。

3结果分析

3.1农业信贷

模型中将农户是否使用正规银行机构的信贷来衡量其是否获得农业信贷,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农业信贷”变量在模型回归结果中表现为“极显著”,且系数为正值,说明农业信贷是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信用贷款是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利息低,优惠政策高等都为农户家庭增收带来了可能。

3.2民间信贷

模型中将农户是否进行民间信贷也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日常生活中民间信贷常常作为农户财务经济上的一个重要补足。根据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民间信贷”变量回归结果中同样表现为“极显著”,但该系数为负值,说明民间信贷在农户家庭增收上产生负影响作用,不利于农户家庭增收。分析其中的原因,民间信贷在为农户提供金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昂的利息成本,在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压力下不利于农户实现增收。

3.3农业保险

同理,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对农户家庭收入起到促进增长作用。经调研发现,农业保险的投保金额相对于其他保险来讲微乎其微,但起到的作用十分明显,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自然灾害为农作物种植带来的风险。河南省种粮农户中大部分的农业保险由政府购买,理赔数额也基本能够满足农户需求,但也有人表示,农业保险理赔无法涵盖减产,给种粮农户带来一些忧虑。

3.4农业补贴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河南省农业补贴目前主要集中在农业种粮补贴及土地流转补贴上,农户补贴覆盖率较高,但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农业补贴”变量在回归结果中表现为“不显著”,说明农业补贴对农户的家庭收入基本没有影响。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补贴覆盖的范围比较少,且金额也相对较少。

3.5控制变量

风险偏好、户主性别、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劳动力比重和地形是模型中的其他6项控制变量,在模型估计结果中均表现为“极显著”性,说明这些因素都对农户家庭收入产生较大的影响。户主的受教育年限平均值为6.147,即大部分人在初中教育完成前就已辍学,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随着9年义务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已经可以完成初中教育,甚至高中或中专教育及大学或大专教育,这些都是促进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的重要性因素。但其中“户主年龄”对农户家庭收入产生的是负影响。统计分析,户主年龄平均为54.6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传统小农家庭式的农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收入需求,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土地经营越来越多由老人小孩及妇女负责,即“386199部队”,相比较其他有更多年轻劳动力的农户来讲,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对家庭收入带来负影响。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以及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经济,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家庭收入的增长,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户的风险偏好平均值为1.572,即大部分的农户都是风险厌恶者,更多的会选择保守的理财消费方式,将多余的钱存入银行,更少的去借贷,不超前消费等等。这样做的好处是给农户带来更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同时也会减少增收的可能。

4结论及建议

本文以微观角度利用对河南省小麦产区农户的实地调研,从财政金融的支持视角去分析农村金融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规渠道的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可以促进农户的家庭增收。民间信贷对农户家庭收入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为负影响,同时农业补贴对农户的家庭收入没有造成影响。这些对国家在制定农村财政金融保险政策方面给予启示。

4.1加大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

农业保险对于农户来说起到一定的防范风险的作用,种粮农户可以减少种粮受灾等风险,经营工商类农户也可以减少经营性风险,是保障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方式。对于此,政府应充分利用农业保险对家庭收入的正影响,扩大其影响范围,鼓励保险公司推广农业险种。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政府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和份额提升,增强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积极性,以此增强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农业保险覆盖面。

4.2扩大正规金融机构的影响

从研究结果上看,民间信贷会给农户家庭收入带来负增长,调研结果显示,农户之所以选择民间信贷是源于对国家金融机构的自我排斥,主要原因包括贷款程序繁琐、还款期限及方式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贷款额度低、没有抵押或担保人等。农户由于以上原因而选择更快捷便利的民间信贷,但同时也给农业生产生活增加了压力。国家正规金融机构要结合农户实际需求,简化流程、对农户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金融产品支持。

4.3扩大农业补贴的影响

目前河南省的农业补贴大部分集中在种粮补贴及土地流转补贴上,对于农业家庭增收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因此,建议国家增加农业补贴的类型及补贴力度,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农业种植或者农业经营。同时,也要严格审核农业补贴资格,减少补贴金额被占用,发挥其对农户增收的作用。

4.4普及农户的金融理财知识

风险偏好也是影响农户家庭收入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农户对于金融理财知识知之甚少,通过对变量的统计描述可以看出,风险偏好的平均值为1.57,可见绝大部分的户主都是风险厌恶者,这对于农户增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普惠金融的发展,银行相关人员也应该增加对农户普及更多的金融及理财相关知识,在充分利用农业政策性补贴及农业保险的前提下扩大增收渠道,实现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韩旭东,刘爽,王若男,等.农业保险对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效果—基于全国三类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0,41(06):946-956.

[2]赵健.普惠金融、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户贫困减缓:基于中部六省的经验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0,36(21):11-15.

[3]何慕萱.金融扶贫绩效及其可持续性探索—来自富川县的实证考察[J].上海商业,2020(12):56-59.

[4]张敏.农户家庭收入对金融服务自我排斥的影响研究—基于CGSS2010数据[J].经济师,2015(07):73-75.

[5]胡新艳,张雄,罗必良.服务外包、农业投资及其替代效应—兼论农户是否必然是农业的投资主体[J].南方经济,2020(09):1-12.

[6]韩丰骏,樊东鑫,郭亚军,等.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40(19):151-154.

[7]亓浩,吴本健,马九杰.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能否激发农村金融市场—基于银行贷款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0(11):101-112.

[8]陈卫洪,谢晓英.扶贫资金投入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基于贵州省1990—2010年扶贫数据的实证检验[J].农业技术经济,2013(04):35-42.

[9]李明贤,周蓉.湖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非农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02):5-13.

[10]汪艳涛,高强,金炜博.农村金融支持影响家庭农场培育的机理与实效—基于金融支持来源视角的实证检验[J].财经论丛,2015(09):34-41.

[11]张军伟,费建翔,徐永辰.金融支持对绿色农业发展的激励效应[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0(06):91-98.

[12]张春梅,王晨.财政补贴与绿色农业生产效率相关性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20(02):79-87.

[13]李明贤,柏卉.信贷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06):900-906.

作者:李雪薇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