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读后感内容页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800字高中生

2021-08-09 16:45:01读后感访问手机版

看一本好书,能让自己得到心灵上的休养,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800字高中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800字高中生(一)

大部分人的人生都在做加法,一个个身份,一个个角色,不停地往身上加,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将你困在生活这个大牢笼里,挣脱不得。思特里克兰德却在做减法。他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又一层的衣服,最后一抬脚,赤身踏进内心召唤的冰窟窿里去了。

总有这样一个朋友:长得一般,业务凑合,有老婆孩子,勤勤恳恳养家糊口,不爱说话,但如果开口说话,也多半无趣无味——形象就如同一杯白开水,在任何一个社交场合都是角落里不大起眼的人。事实上你肯定有不止一个这样的朋友,事实上你自己没准就是这样的人。

你能想象这个近似于一杯白开水的朋友,突然有一天离家出走了吗?然后等你再听说他的消息时,据说他已经到了巴黎,正从头开始学画画。我觉得这件事情要是放到现实生活里,他没准儿就会被冠以疯子的称呼,但确实周围的人都认为他疯了,疯的不轻啊。但是我觉得是生活中缺少这样的人,才会被人们视作怪物,文中的“我”同思特里克兰德对话中说,如果世界上的人都像你这样做的话,地球就不要转了。但是正如思特里克兰德说的那样,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想。就算敢想,却是不敢做的。因为愧疚,内心的愧疚,对于家庭的愧疚、社会责任的愧疚;因为害怕,害怕别人的闲言碎语,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形象会以怎样的言语传到陌生人的耳朵里、害怕自己会变得穷困潦倒,成为众人的笑柄,害怕失去,失去现在已经得到的一切。

但是毛姆却写了这样一个人。在留下一张内容为“晚饭准备好了”的纸条之后,他抛开自己已经拥有的身份、地位,离开了自己结婚17年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去了巴黎。那一年他40岁,住在全巴黎最破旧的旅馆,身上只有100块钱。如果到这里,你以为作者是要说一个追寻梦想,经历千辛万苦最终成功的励志故事的话,那就忽略了主人公的年龄了,他不是20出头的小伙子,是40岁!环顾四周,40岁的人们在做些什么呢?我不了解。中年的人们要么依旧碌碌无为,但是谁也说不准之后会变成怎么样;要么已经攀上事业的高峰,谁又肯放下塞到嘴边的肉呢?说到底是名利在作祟,让人们畏惧不敢向前走的是已经得到的名利。

文中写中年追梦的不只思特里克兰德一人,还有那位老医生,在快要进入事业的高峰的时候,毅然决然地去到小岛上当个小医生,很不多人不理解,更多的人说他的了精神病。他没疯,他只是跟着心走,追逐梦想。这里的梦想不是别人说的梦想,而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的人是可恶的又是可恨的。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自私,没有责任心。但他们又很无辜,因为他们的眼里岂止没有别人,甚至没有自己。他们不是选择了梦想,而是被梦想击中。用思特里克兰德的话来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他们做了一般人不敢做的事,多少人在死前后悔,要是自己也迈出了当时想跨出去的那一步,之后的人生会有怎样的不同?如果说他们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就是他们比别人更服从宿命。梦想多么诱惑,多么妖艳,人们在惊慌中四处逃窜,逃向功名,或者利禄,或者处在求功名利禄而不得的怨恨之中。但是思特里克兰德拒绝成为大众。

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代表现实与卑微;而月亮则象征了崇高。两者都是圆形,都闪闪发亮,但本质却完全不同,或许它们就象征着理想与现实。满地都是六便士,思特里克兰德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我不敢说我看懂了这本书,但是谁都有选择自己如何生活的权利,不论是选择“六便士”还是选择“月亮”,都没有什么不对。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800字高中生(二)

阅读就像是一服药,有些人只会煎药的步骤,有些人懂得煎药的技巧,有些人知道这服药的配方,有些人明白这服药的功效。药的味道是苦涩的,有些人甚至在煎药的过程中便受不了它奇特的味道。

我一般不太刻意地非要选择哪一类书籍去阅读,并且我认为经典名著实在枯燥无味。可自从我将这本耳熟能详的著作。——《月亮与六便士》真正读下来时,我对“经典名著”这四个字的看法才有所转变。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一开始,他英俊的面貌一下子吸引了我,读完了这本《月亮与六便士》,我不禁感慨:这不就是世间少有的“才貌双全”了吗?

我们都知道,“月亮”,代表着心中崇高无尚的理想,而“六便士”,指的便是金钱、地位,代表着世俗所重视的东西。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六便士满地都有,可月亮只有那么一个。在这本书中,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就是一位为了心中的那唯一的月亮而放弃了满地的六便士的人,即使他并没有经过权衡,心中的月亮成了他的一切追求。

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一个普通魁梧的中年人,突然间放弃了体面的工作和温馨舒适的家庭生活,踏上了艰辛的学画作画之路。从此,衣冠楚楚的证券经纪人开始流浪。

他对家人、朋友和一心爱他的情人都非常冷酷,对世俗的一切表现得冷嘲热讽、傲慢不屑,但他却对艺术有着一种无法抵抗的追求。

最终,他厌倦了文明世界,来到一座与世隔绝的岛屿,创作出了改写现代艺术史的不朽之作,临终前又嘱咐妻子将小屋付之一炬。他临终前是安详的,正是因为他追逐到了心中的月亮,他的生命也就充满了意义。

对于周围的世界,斯特里克兰显得格格不入,他说话时那尖酸刻薄的语气时不时在我耳畔响起,着实让人讨厌。可我明白,就是这样的一种“坏蛋”,却懂得遵从自己的内心,使大家为之点赞!

绘画对于他来说,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无需任何理由。他对绘画的追寻是冥冥中的指引,像黑暗隧道中的唯一光束,让人不得不靠近。

所以,斯特理克兰选择了那唯一的光束,唯一的月亮。大多数的我们不像查尔斯·斯特里克兰那样,有极大的勇气抛开原有的一切,不断追寻自己的梦想,直至成功。

大家都知道,人永远只能走一条道路。喜欢月亮就放下六便士,专心看月亮;低头捡着六便士,便舍弃对月亮的幻想,专心来捡便士。毕竟,什么都想要,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我认为:找到自己的爱好,一份自己向往的工作,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就足够了,这便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月亮,这和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的月亮同样是崇高而伟大的!

希望大家都能在满是六便士的路上追寻属于自己的月亮!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800字高中生(三)

生活中也许我们能够忍受孤独、寂寞,也能够忍受谎言甚至背叛,但是却无法忍受观念不同,更无法打败理想不同而产生的背离。很多人分手的原因不是为了名和利,也不是不能容忍对方的缺点,只是简简单单地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正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与薛宝钗,其实宝玉是喜欢宝钗的,她举止端庄,容貌出众,说话很条理,做事有分寸。特别是宝钗会体贴人,对老太太问寒问暖,对母亲恭敬孝顺,对王夫人和凤姐更是有求必应。可是宝玉只是喜欢她外在的东西,看见宝钗露出雪白的粉嫩的臂膀,却想如果换成林妹妹,也许自己会摸一把。可见宝玉对宝钗根本就无非分之想,更讨厌她劝自己追求仕途经济。

或许人性本来就是相通的,地球本来也是圆的,所以英国作家毛姆在他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里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也是如此,甚至结局都有些相似。宝玉是抛弃了娇妻薛宝钗当了和尚,他是告别了糟糠之妻,去追求自己所谓的理想。

那么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简单地介绍一下故事梗概。男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本来是一位很普通的证券交易员,他有一个富裕和美满的家庭:妻子漂亮,只不过与大多数女性一样,有点爱慕虚荣,两个孩子也健康快乐。他真应该满足于人世的快乐,尽管这种生活未免庸俗和平静。但在他们婚后的第17个年头,他突然离家去了巴黎,抛弃了在外人看来有前途的事业和美满的家庭。人们都以为他有了外遇,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他原来只是为了画画,而且他以前根本不怎么专长绘画。

别人都以为他疯了,他几次险些因饥饿和疾病而死,他的画作也完全没有品味,除了个别蹩脚的画家把他当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会买他的画。他不停地流浪,最后来到了一个小岛,与一个土著姑娘爱塔结了婚。他似乎很知足,只要每天都在那里作画。但最后他感染了病,而且又成了盲人。新婚妻子一直照顾他,帮助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画。后来他身体溃烂而死,妻子依照他的遗言焚毁了挂满壁画的屋子。

故事似乎很荒.唐,也确实是艺术的再创造,但是你我的身边也许就有这样的人。为了追求梦想,可以抛弃所有的荣华富贵,可以做出我们认为非常荒.唐和绝情的事情,比如弘一法师李叔同。可是对他个人来说,是一次壮举,一次人生的涅槃。

再比如释迦摩尼,他本来是一位王子,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忽然有一天出城,他看见了人间有生老病死,于是他开始痛苦。换作别人,也许过几天就想开了,该干嘛还干嘛!可是他们这类人就是疯狂。好像孙悟空,本来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学到了一点仙术,威胁阎王爷让他长生不死,玉皇大帝又封他做了弼马温,他还不知足,终于被如来佛压在了五指山下才安稳。

所以有些人天生的就是爱折腾的命,所谓不到黄河心不死。可是如果世界缺少了这类人,每个人都满足于享受安逸的生活,都对枯燥乏味的生活环境安之若素,虽然少了很多麻烦,却也失去了一些热闹。我们就会在一潭死水中生活,没有一丝波澜,更不会掀起惊涛骇浪。

为什么我们喜欢大海,为什么也惊叹流星,更加欣赏激流勇进的快艇。因为生活需要活力,人生也需要波澜。如果大雁不再翱翔在蓝天,骏马不再奔驰在草原,海燕不再与海浪搏击,天空不再有雨后的彩虹,生活还有什么趣味。也许你会说,让他们去搏击吧,我只负责看热闹。这种人应该是大多数,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也想跃跃欲试,因为每个人都有一颗躁动不安的心,只要时机成熟,丑小鸭也会变成白天鹅。

六便士是当时英国货币的最小单位,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而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每个人都在被生活塑造,也被社会贴上不同的标签。有的标签很合适,即使是六便士,也每天快乐。有的标签贴错了,但是由于贴的太紧撕不下来,或是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撕下来,也就这样一直贴下去了。即使你是月亮,也可能被贴错了标签,所以月亮也会有缺憾,月光也似泪水不断地抛洒。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800字高中生(四)

梦想和面包,有矛盾吗?

很久之前就知道《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都没有想要去借阅它。或许正因为没有认真了解过它,对于书名总是特别好奇。究竟月亮和六便士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偶然的机会让我在图书馆遇见了《月亮与六便士》,(题外话:在图书馆我似乎永远也找不到我要找的那本书,总会意味遇见其他有趣的书籍。)但是我没有立即就拜读了这本书。而是和其他书放在了一起,一直到借阅时间过期了,我也没有看。当我拿回去图书馆还书的时候,神差鬼使的我还是又重新的借阅了《月亮与六便士》,才认真地阅读起来了。

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魅力?

那便是一旦开始了,就没有办法停下来了。

我不擅于去评价作品的艺术性,或者深层次地去挖掘个中的含义。我只能就谈谈我的感受。

作品采用了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缓缓地向我们道来了故事。

主人公克兰德原本拥有着看似幸福,平淡安稳的生活,但在有一天他突然放弃了所有,与所有人断绝了关系,离家出走去追寻他的绘画梦想。妻子克兰德夫人派了作者去游说他回来时,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愧疚与抱歉并拒绝回归原本的生活。克兰德夫人在认清事实之后,不得不开始自力更生,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身处在他乡的克兰德病入膏肓之时,有幸得到一位平凡的画家的赏识并且将他接回家照料直至他康复。可是克兰德却和这位画家的妻子私通,最后画家的妻子决定要追随克兰德,但因为得不到克兰德的怜惜最后自杀身亡。画家原本看似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没有任何抱歉之意的克兰德也流浪到了与世隔绝的岛上,重新开始了娶妻生子的生活。

有人说克兰德他像着了魔似的,有人说他是受到了神的感召,但不管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义无反顾,丝毫也没有后悔当初出走的决定,在经历各种各样的不同场合的诱惑之后,冲出世俗的樊篱,走向了他心中艺术的至境。作者似乎在描述主人公的命运与遭遇,实际上却无时无刻不透露着探讨艺术与生活,梦想与现实的关系。

梦想与面包,有矛盾吗?

这是阅读之后产生的思考。看似没有矛盾的存在,也又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排斥与对抗。

有的人是非常幸运的,他的梦想与面包之间没有矛盾。他会因为成功实现了梦想,所以极大提高了生活的质量。这一类人都会特别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他们生存着的世界,对于未来总是充满着信心,那就就是大写加粗地表达着对生活积极乐观,正能量。

有的人是幸运的,尽管他不是因为梦想的成功才带来的优质的生活。但至少他的生活没有扼杀他的梦想,只是不能在他觉得最正当的年纪的时候去追寻梦想,去实现它。他们暂时放下心中的乌托邦,努力着,奋斗着,直到有一天有了足够的能力又重新拾起那从未忘记过的梦想。虽然晚一点,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同样热爱生活。

有的人是不那么幸运的,梦想与面包就像两条平行线,没有交集,也就谈不上矛盾。那为什么还是不那么幸运的?因为选择了面包就必须放弃梦想,选择了梦想就必须放弃面包。正如那红玫瑰与白玫瑰一般,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不那么幸运莫过于源自他们无论如何也得不到圆满的欲望。

有的人是不幸的,那便是为了面包磨灭了梦想。如果说不那么幸运的人总拿“不得不”当做借口,那么不幸的人会告诉你“这才是现实!”或许有的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会把没有了梦想的人归类于不幸?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苦恼了很久,最后给出答案是:人们来到这个世界走一遭,总会寻找来这个世界的意义。换种表达方式,便是我们总在寻找人生价值。不管是意义还是价值,都没有标准答案,因人而异。为什么会因人而异,我想那便是每个人的梦想或许多多少少都有点不一样吧。所以我们才能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才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与价值。而当我们磨灭了梦想之后,我们活得都是一样的。因为需要生活,所以上班工作,回家吃饭。在我看来,这是不幸的,因为找不到价值与意义。

我很羡慕那些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他们永远都在实现价值与意义的路上。而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永远在寻找价值与意义的十字路口。

梦想与面包,有矛盾吗?或许有,或许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