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留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现状及对策

2021-08-06 04:30:01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摘要:文章从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理念出发,以留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体验为归宿,通过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对上海市不同层次的高校留学生群体进行调研,了解并分析当前留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发现其中问题并分析对策,提出改善方案。基于此,为留学生构建能够融入的国际化校园文化,同时为学校树立起良好的文化形象。此外,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提高思政工作队伍的国际视野与国际化工作能力。

关键词:留学生;校园文化;国际化教育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持,来华留学生人数明显增加,这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作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华留学生文化活动有助于营造多元化、国际范的校园文化,也必将成为未来校园文化的潮流。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把上海建成亚太地区最受欢迎的外国留学生留学目的地城市”是《上海市教育国际化工程“十二五”行动计划》提出的新要求、新方向。本文聚焦教育国际化有效地支持留学生的培养工作,有助于提升校园文化的国际化建设,从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理念出发,从留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体验出发,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旨在建设能够让留学生真正融入的国际化校园文化,同时为学校树立起良好的文化形象。此外,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提高思政工作队伍的国际视野与国际化工作能力。近年来,国内针对留学生管理的研究层出不穷,多从留学生自身需求出发,挖掘语言习得、文化适应、第二课堂设计等视角。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热度日增,也有学者从中国文化认同感出发,以中国文化教育为切入点,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从育人角度出发,不断完善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理念。一些研究也尝试运用留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解决管理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而文化育人是留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极好切入点。可惜的是,目前针对留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的实际研究甚少,知网中的论文数量为11篇,而且也多从学生社团等比较单一视角分析问题。关于上海市留学生群体校园文化研究的论文数量仅为个位数。当前对留学生教育体验的研究集中关注于留学生的需求,对留学生的体验等方面关注不够,因此难以发现留学生的需求与实际体验之间的差距[1]。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调研上海市不同层次的高校中留学生群体,了解并分析当前留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发现其中问题并分析对策,提出改善方案。调查问卷和访谈主要涵盖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了解留学生的个人信息,如国籍、年龄、所学专业和学习层次等[2]。第二部分涉及留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如哪些因素促使他们参加活动、希望通过哪些渠道获取活动信息等。第三至第五部分分别考察留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感受、与中国学生互动情况和对活动支持服务的评价等。第六部分是开放题,邀请留学生具体描述在学校参与过的体验最佳和体验最差的活动,以及对改善留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议。根据2019年上海市市教委发布的消息:截至2018年,共有来自185个国家和地区的60870名外国留学生在本市招收外国留学生的42所高校(科研机构)就读[3]。课题组成员前期联络对接,经过二次筛选,最终确定选取上海市6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其中,“985”高校2所(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11”高校2所(东华大学、上海大学),普通院校2所(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9年9月至10月,先后共发放问卷5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410份。被调查的留学生来自62个国家,其中日韩占总人数的36.7%,中亚占30%,东南亚占15.4%,欧美占10.2%,东欧占4.5%,非洲占3.2%;男性占46.7%,女性占53.3%;本科生及预科生占46.5%,硕士生占29.4%,博士生占4.1%,语言学习占20%。

三、主要研究发现

(一)确定留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必要性

通过调研发现,有81.6%的留学生每学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频率在五次以上。而对于新生(来华不到一年)参加活动五次以上的比重更是达到了98%。可以看出,留学生群体对于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普遍认可,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而在了解留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时,54.2%的留学生选择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40%的留学生选择了“结交更多朋友”。由此可见,留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是寻求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需求,也有身处异国他乡,需要朋辈心理支持的需求。

(二)增强留学生自主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性

在校园文化活动细分中,91.2%的留学生参加过外出考察类的活动,64%的留学生参加过中国传统文化体验类的活动,54.8%的留学生参加过中外学生交流类活动。在留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的问题上,83%的留学生选择不太参加或从不参加,只有1%的留学生担任社团管理者的角色。通过调查问卷可以了解到,目前高校的留学生管理部门已经为留学生设计并组织了多种多样的活动,特别是外出考察几乎是每所高校的“标配”,但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学生社团,留学生参与者寥寥无几。

(三)中外学生交流现状与需求不对等性

在中外学生互动情况调研部分,77%的留学生表示参加过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国学生占大多数”或“中外学生比例一半一半”,但有中国朋友的留学生仅有23%。以上可见,目前留学生群体对于中外学生交流需求比较高,而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在讨论到与中国学生交往的最大困难时,54%的留学生选择了“文化差异障碍”,30%的留学生选择了“语言交流障碍”。

(四)针对留学生设计多样性的活动宣传渠道

目前有87.5%的留学生群体获取活动信息的途径是学校官方微信。但是其中60.6%的留学生认为,由于阅读中文文案困难和微信等APP使用不熟悉的限制,因此对此种宣传方式的接受程度一般(该选项比例高达86.3%)。宣传海报以及朋友、同学介绍都可以达到活动通知和宣传造势的结果,但目前采用以上两种宣传途径的学校不多。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资源兴趣匹配,推进留学生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通过调研不难发现,留学生参与的文化活动数量并不少,但是缺少自主性的选择以及品牌化的建设。特别是对于通过兴趣而加入的学生社团,大部分留学生对其并不了解。希望自己作为发起人开设社团的少数留学生也受到了政策的限制等原因而无法实现。主管学生文化活动的校团委、学工部等机构有着丰富的人、财、物资源,但是最终匹配到留学生的少之又少。留学生活动主要还是依赖于留学生办公室等留学生管理部门,由此也很难建设起具有品牌化和项目化的系列活动。高校在推进国际化进程的过程中,不能单一将留学生招生培养的数量作为标尺,而是多在提升留学生留学体验和留学生培养质量上下功夫,大力建设一批留学生参与广、满意度高的品牌化活动。

(二)坚持文化育人,提升中外学生协同化育人实效

一直以来中外学生“协同化”育人更像一个口号,而并非切实的举措。中外学生课程不同、评价体系不同、宿舍园区不同,很难真正地融合。要提高协同化育人的实效,首先应当将文化育人落到实处,围绕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两大主题,挖掘年轻学子喜闻乐见的活动。一方面,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时间节点,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等主题,吸引中外学生携手探寻世界文明发展的题中之义。另一方面,深挖当代流行文化中如“青春奋斗”“抗疫精神”等全新主题,组织中外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参与社会服务,通过实践加深对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理解。由此,也可以解决留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希望与中国学生交流、了解文化并提升语言能力的需求。

(三)运用融合思维,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

校园文化交流活动的效果,除了与活动本身的质量相关,很大程度上也在于活动的参与面和宣传程度。为此,要注意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的创新,充分了解留学生群体行为习惯和基本需求,多运用融合思维。巧妙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利用双语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双语海报等新媒体开展宣传。同时,借助传统的班级与课堂,通过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动员与参与,扩大活动的影响力。此外,融合活动组织方与活动参与方。在活动筹备之初,就要加入留学生组织,如:留学生会、国别化留学生群体等的力量,鼓励留学生全过程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执行及宣传,促进校园文化活动国际化向纵、深方向发展,提高活动本身的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

(四)提升管理效能,提高思政工作队伍的国际化工作能力

高校应该从顶层设计上将国际化建设确定为高校的奋斗目标[4]。高等教育国际化离不开国际学生思政工作队伍的支持,目前上海高校大多打破了原本的留学生办公室单一职能部门管理模式,由各职能部门和院系共同协作管理。这也要求有更多的高校管理人员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兼具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化工作能力。涉及国际学生的相关职能部门,如:学工部、团委、保卫处等,能够梳理好具体政策,明确学生活动的审批流程和对接部门。对留学生发展规划、政策制度、活动开展、经费场地等方面要给予关心与指导,让留学生在我国高校的学习和生活与他们在本国无特别的差异。高校应当深入研究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要求,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国际化建设,积极发挥留学生在校园国际化、多元文化育人氛围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俞玮奇,曹燕.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需求与体验分析———基于上海市八所高校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5(3).

[2]丁笑炯.来华留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基于上海市四所高校的数据[J].高等教育研究,2010(6).

[3]天山网.高校外国留学生超过6万上海探索推进留学教育课程建设及质量提升[EB/OL].(2019-01-09)[2020-09-20].

[4]曾海宾.高职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学生社团建设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6).

作者:王佳宁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