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帮毕业论文内容页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研究

2021-07-09 22:40:02毕业论文访问手机版

[提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由于密切的经济关联,中国的会计准则也应当逐渐尝试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会计准则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更改以满足全球化发展需要。让会计准则在更加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成为会计规范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会计准则;趋同差异;经济贸易

会计信息作为隐性商业信息反馈语言,不仅为投资者、管理层及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运营状况的信息,还为企业未来发展、政策制定、效益实现提供参考数据。随着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发展,各界对会计报表信息、会计核算规范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都要加大资本注入,尽量避免会计信息差异产生的沟通阻碍。如果从国家发展长远角度考虑,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然结果。

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历程

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进程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992年,我国出台了“两则两制”,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开始逐步迈向国际舞台。1993年,财政部制定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对外征求意见建议,奠定了中国会计准则向国际趋同的总基调。2006年,我国逐步建成并修订了企业准则体系,对之前的内容进行了调整修订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开始和国际准则融合。之后,在2014年、2017年和2018年,每隔一两年,财政部就会对会计准则部分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和补充完善,让会计准则更加适应国内企业的经济发展,也让会计准则因为趋同而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开展等多个阶段,这是一个逐步优化的阶段。目前,为了不断修订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体系,财政部的相关部门也继续研究国际会计相关准则制度规范的最新变化。但是,形式上的趋同只不过是会计准则向国际趋同的第一步,实现等效才是真正的目标。

二、影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因素

在不断修改完善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我国的会计准则有越来越多的地方趋同于国际准则,这就意味着,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中,不断借鉴、吸收国际或者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中与国内实际相符且可采用的部分,逐步完善会计准则。(一)国际贸易的需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贸市场发展越来越迅速,在外贸交易中,双方都需要通过对方的会计报表信息以及财务报告来了解、评估交易方的财务状况和企业的运营情况,以此来评判对方自身利益实现的可能性及经济实力。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各项进出口贸易也在逐渐增多。而在贸易流程中用会计方面的业务来促进贸易双方合作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使双方在财务方面能够更好地沟通、了解、减少冲突,就必须推动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二)全球化资本市场形成。随着全球化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在国家间流通速度和范围逐渐扩大,很多大型企业不断寻求与国外企业投资或融资合作共赢的机会。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呈现和会计信息的附注披露都需和全球化资本市场规定相符。但是,因经济发展轨迹不同,国与国之间会计准则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所以,为了更好地发展外贸市场,吸引资本注入,需要缩小同其他国家会计记录方式和内容等差距,降低对内对外不同标准信息披露时消耗的双层成本,实现会计准则的统一。(三)国际组织和电子信息化发展。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国际化交流更为方便、快捷,进而推动会计信息传递中相互之间的互通融合。美国推出的公司报告语言机制极大地助力各国间准则制度的相互融合。另外,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体系逐渐形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服务于各国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交流,这也间接推动了国家间业务和准则规范的接轨。(四)适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趋向。由于其他国家都在实行会计准则趋同,因此中国必须跟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到国家会计准则的制定中来,结合自身的国情,制定各国都认可的准则来实现趋同。这样制定的准则才能长久实行下去。

三、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一)制定基础或导向存在差异。会计准则涵盖内容相对详细具体,一般制定出台会计准则,会配套出台应用指南和对具体业务进行详细讲解和举例的条文。因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尚处于转型期,市场监管体系和制度还未健全,水平也不高,还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会计准则,使其与发展中的经济水平相适应。但是,国际会计准则是在成熟的经济发展市场环境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准则制度相对完善,所以内容只涵盖基础原则及概念,没有对具体业务处理的详细解释。(二)制定机制存在差异。会计准则实施的环境背景不同,直接造成了各国间使用的会计制度体系上出现差异。会计准则由财政部专门机构制定,政府的强制力要求企业必须依法遵照执行,这极有效保证了会计准则的快速推行使用。国际会计准则是由准则理事会来制定修改并推广使用的,而准则理事会属于一种民间社会组织,对外没有法律约束,政府干预少,给予会计规范制定充足的自主决定空间,使得其准则制定更符合市场发展进程。(三)具体准则内容存在差异。会计准则既有基本准则,也会针对基本准则设有具体准则,这种基本准则类似于国际准则内容中包含的概念框架。而国际会计准则与其结构不同,同准则中基本准则类似的所谓概念框架只是准则制定的概念基础,不作为会计准则内容呈现,也不是衡量会计确认计量报告职能的杠杆标准。(四)侧重对象和计量模式存在差异。为使会计数据更具谨慎性和真实性并呈现给相关使用者,国内准则更侧重使用历史成本作为会计核算主要计量属性,而国际准则多是以公允价值作为主要计量属性;国内更侧重利润表数据的体现,而国际准则更关注资产负债表数据的呈现;国内更注重投资或者债务人的利益保护,数据信息的准确,而国际社会更注重数据信息的公开透明。

四、我国会计准则未来发展方向及建议

(一)主动参与到制定过程中。基于经济发展的要求,会计准则逐渐向国际准则靠拢,但并不是单纯模仿和照搬,需关注对会计质量的双面影响。为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和便于更好吸收国际准则的优点,应主动参与其中,学习国际准则先进的理论及方法,与实际相结合,进行互相融合,形成既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趋同的中国式会计准则,使会计信息能更准确、更真实地呈现给使用者。对于国际会计规则的制定,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建议,彰显中国智慧和力量,也谋求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高速稳定发展,减少因会计准则差异而对经济发展造成的阻碍。(二)积极完善准则制定程序。现行会计准则框架很多功能还没有实现,体系还不够完善,为此,现阶段任务应倾向会计理论体系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争取建立起一套通过理论框架就能进行准确财务评价的体系机制。这都依赖于要有公开透明的程序运行。这需要先汲取发达国家会计发展先进经验,并通过多种形式听取企业、金融行业、政策研究者等相关人士意见建议,使准则更可信、更科学,确保程序更合理,制度更完善。(三)继续加大准则执行力度。完善会计准则要考虑实施因素、结合实际,考虑准则制定后是否适用现行企业发展。影响因素主要有会计使用环境、适用人群、会计工作者和执行者等。要保证程序制定过程也趋同于国际程序标准,保证会计准则的科学合理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优化经济环境,提升会计工作者水平等,为会计准则完善铺路。(四)强化高专业水平的人才培养。现阶段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同时也看到专业人才方面的不足,会计准则的趋同也对专业化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熟悉国际上关于会计准则规范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研究,也应能结合国情、经济现状,探索适合的会计规范。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会计准则核算范围不断更新和扩大,需要业务更专业、理论更扎实的会计人才推动会计准则的趋同性。所以,需要强化人才培训和培养,提升会计工作整体水平,再与国际准则趋同才不会处于弱势。(五)保持趋同趋势,确保延续性。目前,国际上的会计基金组织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一直要求我国全面采纳IFRS,因为这将极大地提高IFRS在全世界的权威度。但是,我国如果顺从国际社会的要求,这将会给我国带来很大的麻烦。其中,首要的困难就是要全面将IFRS翻译成中文。国际上很多的专业术语翻译成中文之后都是不准确的,会给采用者带来很大的麻烦。不仅如此,在立法的时候,还要照搬IFRS的所有准则,这无疑会与我国的《立法法》相悖。基于这样的问题,全盘照搬IFRS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我国如果采用了IFRS就意味着要放弃解释权,这相当于在和我国相关利益有冲突时我国必须要放弃相关的准则解释权,这对我国来说是不利的。并且IFRS赋予的相关国家的解释通常是很少的,除非是国际性问题,个别问题几乎很少有解释。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国必须坚持自己的会计准则的延续性,并在这样的基础上保持与国际社会的趋同。(六)提高参与度,增加我国话语权。首先,国际通用语言是英文。我国国际人才的储备与全世界相比显然是不足为道的,并且我国的跨国公司的数量也不占优势。其次,对于会计的相关知识的建设相比较于美国来说也是不足的。基于这些问题,我国在国际上的发言权比美国及欧盟国家还差了一些。在这样的情形下,我国财政部应当将建设会计智库作为首当其冲的问题解决,加大国家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以此来壮大我国专业会计的团队。(七)整合相关资源,不断扩大影响力。如今在国际社会发展越来越快速的同时,会计准则也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基于这样的现实因素,能否按照准则实行并且运用已经成为全世界一个共同的难题。我国若想与IFRS建立一个延续性的关系,就要在国家的会计项目上注入心血。在“一带一路”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合理运用这样的机会来保证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我国还应当培养一个熟悉IFRS的专业团队,征询国家会计院、会计金融单位关于IFRS相关的意见,从而建立一套在IFRS基础上的准则制度,以此来维护我国的切实利益。我们要以自己的国情为基础,不断改进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并将之与国际化接轨,这样才能推动我国会计准则的不断进步。

五、结语

会计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存在意义。全球贸易规模扩大,资本流动范围增大,都对会计准则的完善和调整提出了新要求。为吸引资金,促进沟通发展,要随大势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会计准则制度;要积极学习参与到国际会计制度体系制定行列;要不断优化会计制度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梁翌明.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研究[J].当代会计,2020(10).

[2]徐亦安.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J].财会学习,2017(1).

[3]彭亦威.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及趋同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2).

[4]李玲.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研究[J].河北企业,2019(04).

作者:丁锋 张雪鸣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